提到“三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苏洵、苏轼和苏辙,一门三父子,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这三个人的文学成就都非常高,而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苏轼了。
单是课本上学习的苏轼作品就不少,再加上随着对苏轼的深入了解,知道他不仅诗写得好,书法造诣也很高,还创造出吃货们喜欢的东坡肉,为人洒脱乐观,堪称现代人生追求的典范了,所以对苏轼的欣赏就更甚。
而最近我却被在网上刷屏的“苏辙捞哥哥苏轼”的故事吸引了,从而对苏辙产生浓厚兴趣。
一、苏辙的仕途
三苏之中,苏轼的名气最大,说明苏轼最有才华,按理来说应该是苏轼的官职最大。其实不然,历史上苏辙的官职才是三人之中最大的。
老父亲苏洵的官职是最低的,仅为八品官。苏轼拿到的最高的官职是龙图阁学士,这是一个三品官。苏辙却凭借自己的脚踏实地和为人低调谨慎一路做到了尚书右丞,这是一个二品大员职位。
苏辙和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是同时考中进士的,并且在高难度的制举考试中依然榜上有名。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苏辙对宋仁宗的后宫之事大谈特谈。
苏辙其实是擅于写政论和史论的,但是他在殿试中,面对已经五十二岁在当时已经算作“高龄”的宋仁宗时,他认为宋仁宗或许对政事感到疲惫了,所以对宋仁宗的后宫禁事畅谈评论。他对这一引起宋仁宗注意力的另类方式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最终他还是赌对了,不久后他就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后来因为人稳重谨慎,深得高太后之心,苏辙的官职一路往上升,成为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
二、苏辙的洁身自好
一生被贬的苏轼尚且有多个妾室,而苏辙一生却只有一个妻子史氏。史氏并不是官宦人家,只是一个小地主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