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和明朝的关系,郑成功效忠哪个皇帝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5-04-16 19:17:58

郑成功和明朝的关系,郑成功效忠哪个皇帝(1)

在南明史之中,除却四帝一监国,当时有两大擎天之柱也是值得大书特书。一是大家熟悉的,收复了台湾的郑成功。二是李定国,可谓是纯臣矣,真正的为南明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起也是讽刺,王朝末世之中,明朝养士276年,却没有出一个力挽狂澜之人。反而是海商出身的郑成功,一度兵锋直抵南京,差点恢复东南半壁江山。收复台湾以后,郑氏在台湾统治22年,一定程度上也算延续了南明的统治,被称之为明郑时期。

正因为如此,所以康熙帝对于郑成功的评价也很高:“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还有出身大西政权的张献忠养子李定国,在南明晚期力挽狂澜,一度使得南明有复兴机会,是“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自万历戊午以来所未有也”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为何没有拥立明朝宗室为皇帝,继续扛起南明大旗,反而是郑氏在当地公开化统治呢?

郑成功和明朝的关系,郑成功效忠哪个皇帝(2)

一、郑成功一贯保持独立性,甚至不配合李定国的合兵广东,使得南明错失最后复兴机会,来台之后,郑氏不拥立明宗室为帝也属正常。

郑成功是南明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的坚定支持者,还曾被隆武帝赐姓为朱。

但隆武政权之后,郑成功对于南明的认可度其实并不高,一贯的作风是“东南之事我为政”之所以不奉距离很近的鲁王监国政权,而是遥奉西南一带的永历政权,虽然有着鲁王监国政权曾与隆武政权有摩擦,还有永历政权在血统上最近于皇室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天高皇帝远”,一方面可以以永历政权牵制清军,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性,以此不接受永历政权的统领。

在这种思想下,郑成功与支持永历政权的李定国的合作也不是那么融洽。像李定国曾计划自己在西南,郑成功在东南,合兵一处先收复广东再图复兴之大业。

但郑成功却一直拖延出兵,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等亲人被清廷扣押,要与其议和。一方面,更是不想与李定国合兵一处,若是合兵一处,郑成功的实力略逊于李定国,又奉的是永历政权,肯定会失去独立自主性,最终导致李定国功败垂成,实力也大损,南明错失最后的复兴机会。

郑成功和明朝的关系,郑成功效忠哪个皇帝(3)

当然也不能全怪郑成功有此私心,在明朝乃至南明的历史之中,力挽狂澜忠心为国的大臣多是下场凄凉。诸如土木堡之变以后,力挽狂澜的于谦之死,还有明末名将卢象升之死,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更何况南明内部属于是大家都知道大敌当前,内斗要亡国,可是即使亡国也要斗争。朝堂之上,派系错综复杂,斗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这种功劳赫赫的武将其实也很危险,如果稍有复兴之势,内斗更会激烈,郑成功很可能会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乃至被吞噬。

所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南明是大势已去,起不到扛起抵抗清军的大旗,最多拉拢到一定的人心。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及其后人为了保持一贯的独立性,自然不会再选一位明朝宗室为帝,坐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

而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后来面对清廷多次招抚,也是延续了父亲郑成功保持独立性的思想,不想受制于人,想要相对的独立性,要求是“比于高丽”,想要只是名义上归降,双方自然是谈不拢。

郑成功和明朝的关系,郑成功效忠哪个皇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