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杰
锦州市地标式建筑属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高耸雄伟、豪气冲天的铜铸解放军战士纪念塔(俗称大铜人)。大铜人在锦州可以说家喻户晓,是锦州人辉煌历史的记忆。如今辽沈战役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
1956年4月,省、市领导专程来到锦州机械二厂,主持召开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铸造大会,机械二厂领导职工备受鼓舞,特别是铸造工匠、钳工工匠们更是踊跃参加。最后敲定由翻砂工匠和钳工工匠们组成。
王贵生有翻砂经验,任班长兼技术指导,加上田海潮、王华文等人组成钳工工匠,由孟宪章带队,高俊友等11人组成,一起组装烈士铜像的任务。为了把握英烈形象,省、市领导并与中央美术学院协调,中央美术学院同意设计铜像模具,先后对英烈形象多次艺术构思,先雕泥塑后用石膏做模,最后雕塑成身穿棉罩衣、左手拎着三八枪、左腿弓、右腿蹬、右手挥手前进、口喊:“冲啊……”的人物形象。
1956年8月,由中央美术设计院设计过的辽沈战役纪念塔上的铜像石膏模具顺利运到锦州。王贵生和工友们见到后非常喜欢,特别是王贵生,模具周围的小板刚刚拆下,匆忙中没有注意拆除后座上支出的几个锋利的铁钉,一脚踏上去,钉子几乎把他的右脚掌扎透,他身一歪倒在地上,鲜血顿时染上了鞋袜。可他顾不得脚伤带着全班卸石膏模具,准备浇铸铜像工作。
1956年9月15日,在王贵生带领下,浇铸大铜人的“战斗”开始了,翻砂工匠们身穿蓝色工作服,戴着翻砂帽,个个精神抖擞,冲向战场。此刻,冲天炉隆隆作响、火焰在熔化着铜水,温度高达1500℃,几个小时后,冲天炉水口被打开,这时只见铜水金光闪烁、金花飞溅,像条金龙流入铜水包内,而后吊车开始吊铜水包,吊到翻砂型中浇铸。先由翻砂工匠孟兆良浇铸腿部,上胸下腹由田海潮浇铸,头部由王华文浇铸。浇铸第一炉,铜像的腿部和三八枪首先浇铸成功,两只大腿重达3吨,此刻开吊车的费德林的脚负伤了,王贵生急忙将费德林抱下来,但为了英烈的铜像,费德林没有怨言。紧接着王贵生亲自浇铸,使头部、腰部及棉大衣等先后浇铸成功,而棉大衣难度最大,厂房内放不下,王贵生仿照古代铸钟工艺,带领工友在厂房内搭棚子,才使铜棉大衣这件庞然大物顺利浇铸成功。
1957年1月,构成这座铜像的24件铸件全部浇铸完毕,紧接着孟宪章带领钳工工匠用倒链将24件铸件装车运到锦州烈士陵园进行组装。钳工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忙碌着。首先锦州一建公司出200粗、10米高的杆子共4节,绑在架子上达到纪念塔的部位,当时锦州市三家企业有吊车:石油六厂、铁路、矿山机械厂,只能吊4吨的重物,高度不够,望尘莫及,无济于事。
钳工工匠们发扬了工匠精神,挖空心思,苦思冥想,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挖地垄手搬绞车往上绞。只见铸件高高被吊起,压得架子嘎嘎直叫,悠悠上升,相当惊险。架子工说,响到中间以上就不响叫了,请大家不要害怕。吊上一件钳工们在塔座上固定住一件,最后地垄手搬绞车将24件铸件吊上去。钳工工匠校对组装,他们干得如火如荼。在组装大衣背后孔时,正赶上星期六,钳工主力高俊友去开党员大会。高俊友开会回来,见此情景,毫不示弱,他当年才19岁,但早已是娴熟的钳工工匠了,立即钻进大衣孔里开始打磨、拧白钢螺丝,清理、组装、铲毛刺,铜刺像针尖的尖利扎在肉里非常疼,高俊友咬牙坚持着,后又往孔里灌水泥,他更不怕脏不怕累,而且每项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完美,最后组装成功!
锦州机械二厂的工匠们经过4个多月,1957年8月9日“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工程竣工,塔高8米,全部为花岗岩砌筑,铜像高达6米,重约18吨,塔身正面朱德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59年11月2日举行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从此,“大铜人”便成为锦州人们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