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随着*嘹亮的声音在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一个崭新的中国重新在世界的注目中站了起来,成千上万的民众站在广场中央欢呼,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整齐划一的军队从广场前的道路上走过,战机在头顶一遍遍地盘旋。这一切都象征着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场恢弘壮丽的开国大典背后,隐藏着的是无数人不为人知的汗水。
阅兵队伍的将士们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足足磨烂了三双鞋,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背后也有着两个供电的电源,从*胸前的牌子,到广场的布置,都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心血。
就连开国大典的选址,也是在西苑和天安门这两个地方之间纠结了许久,才在*的点头下,敲定了最终的方案。
而也正是因为*的这个关键性决定,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举办在即,选址何处成难题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在西苑机场开展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周总理、朱德等人坐在吉普车上,缓缓向前,依次经过每一个部队,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战成一排,接受领导们的检阅。
在一片祥和热闹的氛围中,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很快就结束了,瞻仰过主席风采的民众们无一不是对此赞不绝口。
甚至有的将士感慨道:“能够亲眼见到主席,接受主席的检阅,就算死了也不亏。”
这场阅兵仪式结束之后,中央*很快就新中国的定都以及开国大典的事宜展开了讨论。
1949年7月底,中共中央在确定了新中国成立日期之后,当即成立了以*为中心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确定开国大典的具体事宜。
此时周总理面临着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开国大典的场地应该选在哪里?
虽然当时的北平能够举行重大仪式的地点不少,但是开国大典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的民众,还有全世界的关注,所以选址断然是不能马虎的。
因此经过半个月的深思熟虑,华北军区的几位*提交了两个地点以供选择:一个是市郊的西苑机场,另一个就是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同时,这两套方案上都标注出了部队的位置以及行进路线,作为阅兵仪式的参考。
周总理在看到这两个方案后,眉头紧锁,这两套方案有着各自的优点,但也有着相应的缺点。
西苑郊区机场场地开阔,可以为阅兵提供充足的空间,并且这个地方地处偏远,即便容纳再多的人,也不会影响市内的交通。
但同时,地处偏远也成了西苑机场最大的一个缺点,由于这里距离市区较远,想要观礼的数十万民众往返都是一个大问题。
机场的跑道虽然足够容纳庞大的阅兵队伍,但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出,所以对参加阅兵的部队而言,行动上收到的限制颇多。
而最关键的是,这片机场没有检阅台。
*和叶剑英在西苑机场
临时搭建的检阅台并不足以应对盛大的开国大典仪式,可能还会因为检阅台过于简陋而被人看笑话。
但是想要建造一个像天安门广场那样气势恢宏的检阅台,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不是当时的中国所能承受的,更何况,一向崇尚节俭的*断然不会同意,为了开国大典的举行而顾此失彼。
因此周总理又将目光放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才改称为天安门。
从明到清,天安门是两朝帝王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天安门城楼气势恢宏,无论是从历史沿革还是外形上看,都比西苑机场更适合用来举行盛大的典礼。
但是这个地方又处于市中心,如果想要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那么当天的交通至少要中断四个小时,这会对市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当时长安街还没有扩建,阅兵队伍会显得有些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