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2-09 02:17:55

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1)

东海潮起。温岭人大胆试、大胆闯,改革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触及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温岭拥有过诸多全国“第一”,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始于温的民主恳谈,是探索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开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新路径;率先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创造了“一元房”农村养老新模式……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根植在温岭人的“基因”中。

如今,温岭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各项改革;做好供给侧改革要素“加减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最优的人才政策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最多跑一次——跑进百姓的心坎

日前,石塘镇的陈先生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海洋与渔业办事窗口,办理出售渔船的相关手续,等买方渔民到场后,他俩一起提供相关资料,填写表格,签字确认后,窗口工作人员就告知他们已经办完了。

陈先生有点诧异,再三确认后才明白,他无需再专程跑一趟市区。“从跑6趟,交10份资料,盖4次章,到一趟搞定,现在真是方便多了。”陈先生感慨万千。

今年以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春风吹遍浙江大地,让老百姓办事跑一次成为常态。温岭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全力以赴抓好改革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市镇两级2091项办事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1928项,覆盖率达92.2%。

改变,从“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政府自身改革开始。“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温岭自今年3月全面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整合进“6 2”综合窗口,形成18个“一件事情”项目集合,全面推行“五减一容缺”,打破部门壁垒,加快项目审批提速。按大项统计,全市32个审批职能部门的441项统一进驻综合窗口,其中164项联办审批事项整合到7个综合窗口,集成度达37.2%。

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2)

在温岭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完证件的她开心地笑了。张西平摄

崭新的局面可从群众的身边事说起——

“今年初,原先需要3个月的项目审批,我们仅用14天就拿到施工许可证,企业得以早开工两个多月,减下来的时间就是增加的产值和效益。”泵业龙头企业利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像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温岭各个办事窗口上演。海洋渔业部门办理的捕捞渔船市内购置事项提速达63%;外贸企业“十二证合一”营业执照缩短办事时间24日;出让土地房建类项目报批时间从40日减少到22日,划拨土地房建类项目报批时间从50日减少到30日……

为民之举需掷地有声。依托台州市统一建设的“一窗受理”平台,温岭从强化网络系统技术支撑手段入手,全力探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网上支付、三级联网,夯实“一网通办”基础。温岭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441项服务事项均已开通网上申请功能,实现网上申请和证照快递送达无缝对接,变“群众路上跑”为“数据网上跑”。对于不会使用网络或不便出门的办事群众,温岭民政在每个村庄安排一位代办员,低保、低保边缘、因病致贫等事项可申请全程代办。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现关键突破。据统计,第二季度通过窗口评价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评价及电信百事通调查,温岭共收到评价33383条,满意度达99.98%。

供给侧改革——抢抓转型的机遇

“今年,我们以每亩不到30万元的价格拿下200亩土地建设新厂区,将松门镇及温岭城西的两处工厂转移到东部新区,要知道,原先发达乡镇的工业用地一度卖到每亩300多万元。”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桂兰欣喜地说。

一直以来,温岭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地,泵与电机、汽摩配件、鞋帽服饰、机床工具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促使这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如何实现要素再流动,让企业轻装上阵?温岭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连片土地少、工业用地贵,是温岭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温岭大力推进“三改一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环境治理倒逼下,拆出了美丽新家园,更拆出了发展新空间。这些在违法建筑和“低散乱”企业身上减出来的要素资源被精准加到了优势产能上。

当前,温岭传统产业正加快改造提升。在松门镇,曾经腥气熏天的10余家鱼粉加工企业不见了,换来的是*后年产值过亿元企业“海博鱼粉”。在制鞋行业,标准厂房替代了小作坊,温岭鞋企从整治前的11000家瘦身成5000家,企业少了,产值和利润率却提升了。在一片片拆后土地上,温岭为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规划起43座小微园区,产业集聚、精准服务。在东部产业集聚区,优质大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最新研发成果等得以落地。

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3)

政府层面加快引导要素资源再流动,另一边,以“研发升级、金融创新、市场整治、电商换市、机器换人”为手段的供给侧改革,正在重塑温岭企业的规模与产业形态。

2014年,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500多人仅创造了不到8000万元产值。“机器换人”后,该公司2016年仅400名员工就创造1.5亿元的产值。今年以来,温岭“机器换人”进程再加码,在2016年“机器换人项目”完成投资47.5亿元、用工人数减少1.2万人的基础上,今年1月至2月再减少用工2300人。

做响一批“浙江制造”品牌,是供给侧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数月前,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一款通过“浙江制造”认证的智能热水循环屏蔽泵取代德国品牌,成为国内某大型空调企业的水泵供货商,一次就签下了38000台订单。今年1月至4月,利欧生产的热水循环屏蔽泵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污水污物潜水泵的销量增幅也超过50%。

“浙江制造”的品牌溢价效应也让利欧股份尝到了甜头。“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后,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容易被经销商接受,去年国内市场增幅就达到了35%。”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土富说。从价格战到品质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造产品到定标准,在温岭,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企业品牌溢价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

2016年,温岭被列为全省5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之一。2017年3月,温岭被列为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资金分配对象。当前,温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打好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

人才新机制——激发创新的活力

“温岭重视人才,创业环境优越,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这是“国千”人才、浙江省尚进电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的真实感受。7月31日,位于温岭市城市新区中心大道的“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内,柏威廉、陈文等5个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团队,先后与温岭市签订入园协议。

“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同日开园。根据相关政策,入驻的国际一流团队和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经评估后最高能获得1亿元的资助。

人才的集聚和移动方向,是一个城市真正魅力和实力的体现。温岭,此刻正在鼓起干劲奋勇前进之时,对人才又是何等的渴求。如今的温岭,吸引集聚越来越多的人才创新创业,产业园的建成,标志着温岭“全链式”创业创新平台搭建完成。据了解,该产业园采用“一园四基地”架构,包含了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基地、孵化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人才生活基地,为人才集聚、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企业和人才营造优质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

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4)

“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及人才生活基地。吴鹏飞摄影

“选择落户‘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源于对温岭的三个相信:相信温岭的政务环境、产业基础、人才政策。”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后柏威廉也带着他的公司和新研发的VOCs沸石分子筛重大装备项目落户产业园。按照协议内容,温岭为其提供了厂房及配套用房、项目资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该项目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有效地适用于多个行业的污染治理,对改善大气状况、控制雾霾污染、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硬件”落成的同时,扶持政策也相应出台。今年6月,温岭市在全面对接《台州人才新政三十条》基础上,相继出台并实施《温岭市扶持高层次人才集聚“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创业创新十条政策》,在项目扶持、人才奖励、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涵盖人才引进、培育、扶持、激励、保障、服务等各个环节100余个政策点。比如,申请入驻“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的,经评估后能获得最高1亿元的资助。除了人才项目扶持外,企业、人才个人,甚至中介均可获得相应奖励。此外,该市还推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招商引资、激励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政策。

巢已筑,凤来栖。凭“高新”招牌,人才回归犹如活泉,让温岭绽放新魅力。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在改革长征路上,温岭不断迈出坚实脚步。

温岭哪个镇工厂最多,台州十大工厂排名(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