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来西亚人,以为上海很穷,2017年来中国旅行,生活一周被打脸
讲述:马哈迪
整理:肖寒先生
我叫马哈迪,来自马来西亚森美兰州,今年31岁,我的父亲是做船运生意的,在小的时候,经常跟着父亲穿梭于马六甲海峡,客户很多都是当地的华裔,所以,在我四岁的时候,便学会了一些中文。
我并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即使在爸爸眼里,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因为不喜欢学习,并没有读过大学。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世界各地看不同的风景。
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必须要给父亲打工,做他的船员,一旦有钱了,便会去周边国家旅行,所以,在我27岁前,已经去了十几个国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但这并不是我的终点,我希望去到更多的地方。
在我的家乡,经常有来自中国的旅游者,他们喜欢在波德申海滩享受日光浴,我因为会一点点中文,所以经常会主动和中国朋友交谈,想听听中国有什么美妙的地方,也许是经常与中国人做朋友,我逐渐的喜欢上中国的文化,总感觉中国是一个非常神秘,而且智慧的国家。
2017年,我从巴西回到马来西亚,爸爸给我发了9个月的薪水,大概40万令吉,差不多60万软妹币(编者语:此处用化名),有了这笔钱,我便决定到中国旅行。
第一站便选择的是国际大都市上海,我在马来西亚的时候就听说过上海非常有名气,来到上海后,确实被现代化文明震撼到,高楼林立,基础建设非常合理。
上海有很多的美食,我最喜欢吃上海的蟹壳黄,这是一道非常符合我胃口的美食,我在上海的一周,几乎每天都会吃这道美食。说实话,在没来上海之前,虽然听说这里很繁华,但我以为相比起森美兰,会差很多,结果不到一周时间便被打脸。
我不太喜欢寒冷的城市,毕竟马来西亚是热带雨林国家,一年四季都非常温暖,而当时我来的时候正好是九月份,看到北方城市温度每天都在降低,我便没有计划去北方,但对北京慕名已久,所以,还是想短暂的去参观一番。
在上海玩了一周时间,便来到北京,在这里我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来自很多国家的朋友,北京最出名的烤鸭,确实名不虚传,吃在嘴里,油滋滋的,非常享受。但在北京,还有很多的经典,我最向往的就是八达岭长城,在这里我看到了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语。
虽然学过中文,但来到中国之后,感觉自己的中文一点都不达标,每去一个地方,他们都有自己的方言,讲的话完全听不懂。但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更无法品尝太多的美食。
此时已经临近10月份,北京的气温只要下一场雨,便会降低几度,受不了寒冷,所以准备继续回到南方。
在北京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四川的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家乡成都去参观游览,盛情难却,跟着他坐高铁,那是我第一次坐这么快的火车,不到十个小时时间,便穿梭了一千多公里,这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做中国速度。
成都果真名不虚传,这里的繁华,不比上海差多少,最主要的是成都的气候非常适合我,被中国朋友带着玩了十几天时间,去看过大熊猫,也去了旅游打卡地锦里和宽窄巷,我还去了武侯祠。
在短时间内,便喜欢上了中国,我开始进入一家语言学校学习中文,学习了一年时间,基本上可以用中文交流,当然,是在不讲方言的情况下,其实中国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在变的更好。
现在交往了一个成都女孩,非常开心。
曾经以为上海落后,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反而让我热爱上海,因为来中国四年时间,我去了十几次上海,每次邀请家乡的朋友来中国,都会带着他们参观上海和成都,生活在成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泪流满面的食物,总有一样会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我希望在我的旅行传记中,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发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