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美景图片,贵州梵净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图片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1-15 20:56:55

曲径通幽 刘良平 摄

点评:首先,作者所选的仰拍角度准确,使雨后落在山间小路上的缤纷花瓣率先进入观者眼中,美感尽显。其次,道路两侧的树木在仰拍角度下有一种向上蔓延的感觉,韵律感十足。此时若道路尽头有人影浮现,则能为照片锦上添花。

贵州梵净山美景图片,贵州梵净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图片(13)

仁傩映像(组照之一) 薛春梅 摄

点评:傩作为传统的民俗表演活动,各地的表演方式各有区别,位于贵州铜仁的傩戏称为仁傩。作者利用略慢的快门速度,将傩戏的表演者虚化处理,呈现出动感状态。背景中位于墙面上的脸谱,与舞动的表演者形成虚实对照。

贵州梵净山美景图片,贵州梵净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图片(14)

山里人家(组照之一) 何毅 摄

点评:作者较好地利用了空气透视的关系,雾中若隐若现的山林成为干净的背景,也使反差强烈的前景主体清晰立现。作者的仰拍角度也赋予了照片别样的含义,由于看不到地基,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视觉效果。

闲话大展

摄影之于世界遗产 ▣梅生

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以世界自然遗产“地球生命史的证明”的身份和中亚热带山岳生态系统的完整保存,表明了梵净山的“突出与普遍价值”,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梵天净土”。

摄影人为梵净山积累了珍贵的影像文献、塑造了独特的审美形象,与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世界遗产必要条件相应和,以“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为评判原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最终也为梵净山申报世界遗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基本条件,如“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从美学或科学角度来解释和表现世界自然遗产,就需要特定的摄影语言,对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或艺术的功能性分类重新演绎和排序,“建立一个概念,完成一个体系,寻找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审美之间建立协调的沟通渠道。意象与真相、主观与客观、感觉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自然生命大状态,和人类居于其中的感知与思考,用影像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是这次大展的作品征集与评选原则的探讨与尝试。虽然还有许多遗憾与不足,但是没有探索就没有前进,尽管困难重重,仍然迈出坚实的步伐。还有些因为旅游宣传目的而入选的摄影作品,是当前众多摄影活动的特定需求,摄影从艺术神坛走到实际工作中,也是当前的时代特色。

中国以53处世界遗产的拥有量居于世界第二位,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遗产大国。梵净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足以证明其重要的价值。摄影对于梵净山价值的体现仍然有许多艰难的路程要走,例如对黔金丝猴的拍摄就充满了挑战,仅存700余只的种群数量和梵净山奇绝险峻的自然环境;梵净山以弥勒道场的佛教地位所对应的图腾与自然的关系,对摄影人的智慧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梵净山巅有一块古老的石碑,镌刻着“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字样,愿梵净山摄影“替天地立言,为日月增辉”。

贵州梵净山美景图片,贵州梵净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图片(15)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入展作品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