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景文化村拆迁吗,南阳龙虎村怎么不拆迁了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2-03 21:27:19

南阳盆景文化村拆迁吗,南阳龙虎村怎么不拆迁了(9)

南阳盆景文化村拆迁吗,南阳龙虎村怎么不拆迁了(10)

本文为胡大宇会长推荐,选自“山野的美篇”,版权归原原创作者所有

南阳盆景文化村拆迁吗,南阳龙虎村怎么不拆迁了(11)

▲胡乐国大师作品(赤松,高120厘米)

忆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

当我们走进浙江江心屿的温州盆景园,很快就会被那些造型各异、构图清新秀美、景观动静相宜的盆景吸引而赞叹不已。特别是那些“高干垂枝式”松树盆景,小中见大,将松树的挺拔、雄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高干垂枝式”松树造型就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的强项,因其极富诗情画意,颇受海内外盆景界人士喜爱。胡乐国,1934年出生于温州。1957年高中毕业后,他进校办农场当过农民,在工厂做过工人,也在学校担任过代课教师。1959年,他经人推荐进入温州市园林管理处做临时工,写写美术字,刻刻蜡板,再去妙果寺花圃帮忙种种花草。而正是这份种花养草的工作,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从此,年轻的胡乐国便安心在此工作。他拜盆景技师项雁书先生为师,学习制作盆景。其时的温州盆景,受苏派、扬派、通派的影响,千篇一律,仅仅通过制作时技术的认真精巧来表现和判断作品的优劣。规则式盆景作品,既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也毫无诗情画意,更谈不上意境。

“项老师也觉得老的制作方法不对,要求我们创新。”胡乐国继承了恩师勇于创新的思想。他开始自学植物、土壤、园林等学科知识,利用单位派他对外采购花木的机会,前往上海、苏州、广州等地,拜访殷子敏、周瘦鹃、朱子安、孔泰初、陆学明等盆景界前辈宗师,并游历名山大川,饱览自然美景。通过学习和游历,胡乐国逐渐懂得盆景艺术源于自然。但如何才能高于自然?他认为要做到“活学活用”,“活”字是关键,如不能活,只能被认为是匠人们的随意造作。因此他大胆地依据自然界的原生树姿,破规则式为自然式,如早期作品黑松《横空出世》,为盆景创新闯出一条新路。在蟠扎造型技艺方面,他借鉴上海的做法,改棕丝为金属丝,使枝干自然舒展。

1965年项雁书先生过世后,胡乐国接手主持妙果寺盆景园,并开始大胆地按照新方法改造老作品。即使是在盆景被指责为“封资修黑货”、“玩物丧志”的时期,胡乐国仍然心无旁骛地创作盆景作品,沉醉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检阅成果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79年9月11日至10月24日,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在北京北海公园主办了首次全国性的“盆景艺术展览”。展览上,胡乐国的作品一经展出,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饱经风霜》(圆柏)、《生死恋》(翠柏)两件作品还被邮电部选作特种邮票图案出版。即便是31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阅读由盆景艺术展览办公室选编的《盆景艺术展览》一书时,仍然惊叹于胡乐国当时的作品《有志不在年高》(五针松)、《恬静》(罗汉松)、《高瞻》(罗汉松)、《妙趣》(黑松)等,自然清新,雄秀兼备,在众多的盆景作品中可谓灼灼其华,颇具新意。

谈及“盆景艺术展览”,胡乐国激动万分:“这个展览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全国盆景界的情况,认识了自己的水平,也明确了今后学习的对象和目标。”

盆景艺术展览闭幕后,胡乐国即从北京返回温州,研究如何能像展览上的一些优秀作品一样,既能保持当地的传统艺术风格,又能有所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胡乐国成功创作出《向天涯》《临风图》《铁骨凌云》《烂柯山中》《涛声依旧》《信天游》等一大批为盆景界所熟知的优秀高干合栽式五针松盆景作品。与此同时,他也逐步完善其他类型盆景的制作技艺与艺术风格。如柏树盆景,他开始采用舍利干、神枝等技法来加强作品主*扭筋转骨与古拙苍劲,并与树冠的枝繁叶茂相结合来表现森森古柏气象;杂木盆景造型则崇尚温州传统技法和岭南盆景的“截干蓄枝”相结合,使枝条伸展更符合杂木的基本树相和枝条的个性特征。胡乐国相继创作出了《孤高风烈》(圆柏)、《天地正气》(圆柏)、《狂风动地》(圆柏)、《少年壮志》(真柏)、《独好穷僻》(瓜子黄杨)、《清趣》(黄杨)、《秋容初醉》(槭树)、《朝霞》(茶梅)、《张灯结彩》(石榴)等作品。这些盆景作品先后在历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国花卉博览会盆景展,以及1986年意大利举办的第五届世界花卉博览会上荣获9枚金奖。

1979年至1994年,胡乐国创作的盆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秀美,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书卷气,对当代浙江盆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他的带领下,温州盆景获得了全国盆景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同,形成了“浙江盆景以杭州、温州为中心”的格局。温州盆景进入了全国强者的行列。

1994年,胡乐国从他所参与创办的温州盆景园退休。退休后,他在楼顶开辟了一个120平方米的盆景园地,继续潜心于盆景艺术,力求有更新的突破与发展。

通过对大量古籍和古画的研究,胡乐国发现相对于现代人的松树盆景作品,古代的松树盆景作品更带有一定的原生态的自然美和更浓的文人味与书卷气。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他认为是由于我们今天的盆景作品因受长期的创作活动影响而自身逐渐形成一些模式或规则,再加上近些年来外来的一些模式和规则的影响,使盆景创作跟原先提倡的“宛自天开”的造型原理有所偏离。胡乐国认为古代的盆景还是值得我们现代盆景人来学习的。他从古画中总结出了“高干垂枝”这一松树盆景造型。

在该理论基础上,十余年来,胡乐国创作出了大量高干垂枝式松树盆景作品,如《昂首天外》(五针松)、《山居图》(五针松)、《踏歌行》(黄山松)、《空谷潜龙》(黄山松)等,极富诗情画意。

“高干垂枝式”的概念一经胡乐国倡导,立刻得到了海内外盆景界人士的追捧。许多人认为,相对于日本松树盆景的矮壮型风格,“高干垂枝”的飘逸潇洒、大开大合是最中国化的,它植根于中国文化,极具中华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中国松树盆景的风格特点。

南阳盆景文化村拆迁吗,南阳龙虎村怎么不拆迁了(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