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是焦作市区附近最大的河流,新河、运粮河等河汇入大沙河以后通过卫河向东北流去,最终汇入海河入于渤海。“大沙河”的历史可能算不上悠久,并不是大沙河水系历史比较短,而是“大沙河”这个名字并不算悠久,也并不算很有特色,因为叫“沙河”的河流很多,像驻马店境内的汝河就有一个名字叫沙河,而漯河市内最大河流也叫沙河,并与颍河共同组成了沙颖河水系。虽然大沙河在名字上并没有什么特色,这个名字的历史也算不上很长,但是大沙河本身的历史源流还是比较悠久的。
要查询河流相关的知识,恐怕很难离开水经注,所以首先还是要看《水经注》,但是由于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大沙河的记载,所以要探寻其前身水道。在水经注中记载的河流,流向和位置比较接近现在大沙河的就是秦汉时期的长明沟了。
《水经注》中原文有“ 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迳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迳雍城西。” “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迳射犬城北。” “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东会长明沟水,又东,迳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
在这几句原文中有好几个地名,首先雍城,有关专家研究,雍城在现在中站区,中站区大部分地区在现在大沙河的北岸,而原文中正好是长明沟向东流经过雍城南,寒泉水注入。再看射犬城,现在能找到的射犬城位置有一种说法是在文昌街道高村东北,这个位置和《水经注图》中标的射犬城位置接近,高村乡在大沙河南岸,正好对上了“经射犬城北”。只是不一样的是长明沟发源于河内野望县东北界沟,而现在博爱有一个界沟乡,可能就是因此得名,而现在的大沙河源头有好几种说法。虽然源头不一样,但是主干位置差不多。
《水经注图》中清水、河水部分
《水经注图》是清末学者杨守敬、熊会贞编纂、绘制的,因此当时的城市位置和现在应该差不了多少。在图中,近现代修武县城在长明沟北边,而现在修武县城在大沙河的南边,所以这样看来似乎有所不对。但是后来很重要的运粮河流经现在修武县城的南边,由于隋唐大运河是疏浚连通旧河道修成的,因此运粮河很可能是在蔡沟以及蔡沟和长明沟交汇后的长明沟的基础上疏浚而成的。到了清朝,修武县志里记载了一条叫刘公河(消河)的河流,这条河流就和现在大沙河的位置能够对上了,刘公河正好就是从现在修武县城北流过。乾隆年间《修武县志》中记载有“刘公河,古无此河,乾隆六年知县刘建吉因县南一带低洼,民苦浸渍,开渠洩之,自邑境西南界起,迤逦东北行四十五里至平政桥南入於灵泉河(新河),浸渍盡(完全的意思)去,民赖之。
乾陵年间《修武县志》中对刘公河的记载
乾隆年间《修武县志》地图
在道光年间的《修武县志》中也有关于消河的记载。“消河,即刘公河,在县西南自遐固寨起,乾隆六年知县刘建吉开,府志自遐固寨屯后上承武陟宁郭镇李屯及河内(博爱)七孔桥杨义庙等处山水,案消河名以此,县册遐固寨距城三十里在西南路,又东北迳曹屯、李屯,又东北至平政桥入新河,全河计长四十五里。”
在上文中,又出现了几个地名,其中有宁郭镇、杨义庙,宁郭镇现在还叫宁郭镇,就在现在大沙河的南边,杨义庙可能是现在的阳庙,阳庙有个阳邑庙,两者读音一样,并且阳庙镇现在有姓杨的。所以两者应该是同一个地方,阳庙镇在大沙河上游的河道上。因此在清朝的时候,大沙河就是刘公河(消河)。焦作位于山脚之下,山区一下雨,水就会顺着河谷倾泻而下,这里就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当时刘公河是为了排水,现在的大沙河也是为了排山区的洪水,大沙河的某些河段也叫大石河,就是因为山区的洪水容易冲刷下来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