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13~15题】
图1 例题
答案:B、A、B
精讲精析:(1)分析针叶林的分布。①图中横坐标为海拔,纵坐标为面积占比,左图为太行山区,右图为喀斯特山区;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太行山区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1000m以上,而喀斯特山区的针叶林在各个海拔均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的针叶林垂直分布的海拔范围(高差)小一些,且低海拔地区不分布,因此选项AC错误;③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灰色部分表示针叶林的面积占比,其中太行山区的针叶林面积占比较小,喀斯特山区的较大,选项B正确;④在太行山区海拔2200m~2400m范围内,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此时海拔并不是最低,选项D错误。
(2)分析喀斯特山区针叶林的分布。①黔桂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正常状况下,山区低海拔地区应该为常绿阔叶林,而针叶林应该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山、高纬地区;②实际情况下,山区低海拔地区为针叶林,这是由于该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因此不适宜生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可以适应较为贫瘠的土壤,因此针叶林分布较多,选项A正确;③其他选项,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和热量充足,均有利于常绿阔叶林的生长,而不是不利于,因此错误。
(3)分析农田的分布。①从图中可以看出,黑色表示农田,太行山区农田分布的最高海拔为1800m~2000m,而喀斯特山区在2600m~2800m仍有分布;②两地的耕作技术相差不大,耕作历史对农田分布的海拔上限影响较小,因此排除选项CD;③太行山区纬度较高,光照较为充足(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喀斯特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而总体来看,农田分布上限,太行山区<喀斯特山区,因此水热条件是主导因素,光照条件是次要因素,因此选项B正确(如果太行山区>喀斯特山区,则光照为主导因素,选择A)。
知识点
1、我国的植被类型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也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划分为8种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高寒植被区。如下图所示:
图2 我国植被的分布
- 2、我国的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纬度与海拔的影响,我国自南向北主要分布着5种不同的气候,各种气候的特点、分布分别为:
①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少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⑤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燥寒冷,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的降水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区。
图3 我国的气候分布
总结
- 热量、光照的区别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读图,分析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分布状况;②根据地形、土壤、热量和水分的丰歉,分析喀斯特山区低海拔地区,分布针叶林(而不分布常绿阔叶林)的原因;③分析两个山区农田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光照,或者热量)。
热量和光照,是地理中容易混淆的两个名词:
(1)热量
热量的多少,取决于气温。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下垫面状况(海洋陆地、地形、植被、水文、洋流)、大气条件(大气是否稀薄、冷暖气团)。
根据热量条件,我国依次划分为6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
(2)光照
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①昼夜长短。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多;
②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会削弱太阳辐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
③天气。天气晴朗,则日照时数较多;
④海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可以接收更多的太阳光照。
我国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东南少,西北多,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的日照时数较高,光照资源较为丰富。
图4 我国光照资源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