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
积水潭站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二环路与新街口外大街、新街口北大街交会处东侧。
今天的什刹海古称“积水潭”。《宸垣识略》记载:“禁城中外海,即古燕市积水潭也。”什刹海原为永定河故道所经之地,形成湖泊后被称为“积水潭”。元至元四年(1267年)以积水潭为中心兴建大都城,因“北人(蒙古人)凡水之积者,辄目为海”,俗称“海子”,又因在皇城之西,所以也称“西海子”。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后,积水潭成为漕运终点,并建有码头,时有“积水潭港”之称。元朝时的积水潭包括现在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比现在的三个湖还要大不少。元朝政府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漕船,把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
随着时间推移,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的旧称外,也称“什刹海”。从明清开始,虽然积水潭失去了漕运功能,但由于临近钟鼓楼,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
鼓楼大街
鼓楼大街站位于西城区东北部,旧鼓楼大街、旧鼓楼外大街与二环路交会处,可与8号线换乘。
该站因位于旧鼓楼大街北侧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远在元朝时即有此街,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但现在的鼓楼,并不是最初建成的那座鼓楼。早先建成的那座鼓楼在今天旧鼓楼大街的北面,称“齐政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后毁于一场雷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齐政楼旧址的东面,即现在鼓楼所处的位置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鼓楼。其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
东四十条
东四十条站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四十条、工人体育场北路与东二环路交会处。
“东四”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早已消失,“东四”作为地名沿用至今。从今东四北大街到东直门南大街一线路东,至今朝阳门北小街到东直门南小街一线路西,自南向北共排列着十四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四十条即由南向北排列的第十条胡同,并非“东面的第四十条胡同”。
北京称“条”的地名很多,“东四十条”是其中之一。所谓“条”,是指狭长的街巷,它是老北京小胡同的统称,可以说是北京本土的发明创造,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与街、巷、胡同共存,延续至今。
车公庄
车公庄站位于西城区北部,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与西二环路交会处,可与6号线换乘。
“车公庄”这一地名的来历,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早年间附近曾有车轱辘庄,后谐音为车公庄,而对车轱辘庄的来历又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朝时,京城西部城墙之外是一片乱坟岗子,出西直门往南再向西有一条土路,当时运输货物除了用骆驼,就是用木轮马车,每次走过之后,便留下很深的车轱辘印迹,日子久了,人们便把路边的村子叫成“车轱辘庄”,后来谐音为“车公庄”。
二说很久以前,此地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片呈圆形而称“轱辘菜”,又因多长在路边,也叫“车前草”“车前子”“车叶菜”“车轱辘圆”,可以食用和入药,每到农历三月中旬便有人来此采摘。在此形成的村落称为“车轱辘庄子”,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有些拗口,被谐音为“车公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