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夫松”:位于泰山云步桥北侧五松亭旁。《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明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雍正年间补植五株松树。
有意思的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按儒家礼仪行封禅礼,秦朝又是二世而亡,儒生们并不承认秦朝的封禅礼。后来诸儒将封禅的希望寄托在西汉前期诸帝身上,汉文帝时就有过巡狩封禅之议,在董仲舒等人熏染下,汉武帝也以封禅泰山为政治目标,终于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实现了这一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似乎接受《尚书》天子五年一巡狩之说,隔四五年就至泰山“修封”,他一生封禅泰山多达六次,是中国行封禅礼最多的皇帝。
与秦始皇类似,汉武帝也崇信“方仙道”,齐地方士对他言道:“唯黄帝得上泰山封”“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迷信黄帝因封禅而成仙的故事,是武帝热衷封禅的另一大诱因。秦皇汉武接受了来自东方的封禅泰山理念,并成为了首批实践者,此后历代帝王无论定都何方,多以能天下大治后封禅泰山为荣。
记者:历史上只有6位帝王到泰山封禅,在历代帝王和史家看来,建立怎样的功绩才能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
牛敬飞:据东汉官方编纂的《白虎通义》记载,天下太平是封禅的基础。天下太平又以天下一统为前提,以出现嘉禾、灵兽等各类符瑞为标志,达到这些条件并不容易。
始建于汉代的泰山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牛敬飞供图)
秦始皇立碑刻字于泰山重点强调自己“初平天下”的功劳。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前平定了四方边患,在北方大败匈奴使其漠南不再有王庭,在南方先后平南越、东瓯、西南夷,在此背景下汉武帝才自觉有资格上泰山行告天之礼。
东汉光武帝刘秀则通过十多年征战再造汉室江山,实现光武中兴,故也施行了封禅礼。
与秦汉皇帝强调武功稍有不同,唐代皇帝封禅更重视社会的安定繁荣。比如贞观年间唐太宗平定突厥,连年丰收,臣子建议封禅,太宗却答道:“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尧、舜。”后来,他两次尝试封禅,或因地方出现水灾或因天象异常而作罢。
唐玄宗封禅时唐朝国力达到顶峰,西域诸国变为郡县,国家府库充盈,“四方丰稔”,百姓殷实富足,“天下无贵物”,是名副其实的大盛世。
记者:宋代以后,风光一时的封禅大典开始淡出历史舞台,有哪些深层的历史原因?
牛敬飞:我想最主要的是来自儒家内部的反思。因为,也有昏君庸主把封禅视为保命延祚、粉饰太平的把戏。比如新莽时期天下危机四伏,王莽却蠢蠢欲动数次想封禅泰山,他甚至都造好了封禅玉牒。
新莽封禅玉牒,是王莽为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制作的礼器,其在位十五年,曾有三次欲行封禅,但均未实现。2001年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桂宫4号遗址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牛敬飞供图)
宋真宗为掩盖澶渊之盟的耻辱而选择了东封泰山夸示天下,为此还专门搞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迎天书闹剧。不少宋代士大夫认识到了真宗封禅为荒唐之举,纷纷对“封禅”发出质疑。
如北宋前期大儒李觏在名著《礼论》中专门论证封禅为不经之礼,他指出天下安定靠的是君主的施政能力,而非搞神道活动。后来的理学大师程颐也指出封禅“非谓夸治平”“非谓夸自己功德”。
宋人还经常提及隋代名儒王通的话:“封禅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秦汉之侈心乎!”这其实就是在委婉地批评真宗所为。
与此同时,宋代理学开始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传统的鬼神思想,“理性”主义抬头,皇权不再过分依赖外在的神权,充满神秘色彩的封禅仪式也就逐渐淡出了主流意识形态。
宋代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朝永乐年间有大臣提议封禅,被皇帝以“六经无封禅之文”一口回绝。
清康熙年间又有人建议皇帝封禅,被张廷玉等以同样的理由驳回,康熙还再三声明:“本朝家法,惟以爱民为事,不以景星、庆云、芝草、甘露为瑞,亦无封禅改元之举。”
记者:泰山文化和封禅大典给后世留下哪些文化财富?
牛敬飞:虽然中国古代举行过封禅大典的皇帝不多,但这正说明了它作为在较长历史时期的最高祭礼,对古代帝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直是历代帝王追求的理想目标。
位于天水秦州天靖山麓,供奉东岳大帝的天水泰山庙。(牛敬飞供图)
皇帝想登上泰山,首先得如秦皇汉武一样统一中国,很多皇帝因未满足这一条件欲封禅而未果。有意思的是,在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分裂时期人们反而频频提及“封禅”。比如前秦皇帝苻坚,就一直梦想着攻取江南后登封泰山。在那个时代,封禅梦其实就是统一中国的梦想。
由此可知,泰山封禅蕴含着大一统的理念,这对于古代中国历来追求统一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语有“有眼不识泰山”之说,泰山通史、文化史、文学史、学术史等内容,都等待人们去深入探究。(完)
受访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