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明显下降。在海平面到高度3000米范围内,大气压力下降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显;高度3000至5000米范围内,开放环境中静坐状态下人体吸入氧气的压力下降,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代偿反应;高度5000至7000米范围内,代偿反应已不足以补偿缺氧造成的影响,人体会有明显的机能障碍;高度7000米以上,代偿反应已不能保障重要器官最低供氧需求,开放环境中人会发生意识丧失,危及生命。
同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环境温度也会明显下降。温度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高度每增加1000米,温度将降低6.5摄氏度。假设夏季地面温度为30摄氏度,高度10000米飞行时,机外环境温度只有-35摄氏度,如果在此高度上打开舱门,身着单衣的乘客显然难以抵御如此严寒,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从气压与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民航客机在飞行时是严禁打开舱门的。所以,那位韩国的乘客,想打开舱门“透透气”,纯属是扯淡,估计还是想借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利,想让全机的乘客们跟他一起陪葬,这样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飞机在飞行中因为舱门或是窗户破损而失压的事件在前几年就在我国境内发生过。2018年5月14日,川航8633航班在成都空域巡航过程中,驾驶舱右侧玻璃破裂脱落,当时飞机正飞行在32000英尺高空,机外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副机长被吸出机舱窗外,半个身子卡在机舱玻璃上,机上各项仪表盘失灵或是错乱,导致飞机必须紧急迫降。这就是机内外压强不同导致的严重后果,而此时,如果机内人员没有佩戴氧气面罩的话,就肯定会因为高空缺氧而晕厥,即使是戴着面罩,高空低温也会使机舱内的温度急速下降到零下几十度而使乘客们被冻僵,所以高空舱门被打开或是机窗破损造成的失压是非常危险的。当时的川航机长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才使得川航8633航班成功迫降成都双流机场,拯救了全机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
机舱中的人们呼吸的空气是来自哪里呢?其实还是来源于机舱外的大气,不过是通过过滤、升温等工作后才进入客舱的,飞机中的空调系统还会对舱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处理,保障客舱内空气始终新鲜。
很多人喜欢用舷窗观看高空的风景就会发现飞机的舷窗都是圆角的,这是因为圆角窗户使得压力平均分散,这样窗户就不会轻易破碎。此外窗户上的小圆孔也有这样的作用,小圆孔其实就是呼吸孔。飞机的舷窗一般由外层、中层、内层组成,呼吸孔既可以使得中层、外层以及客舱气压达到平衡,防止内层破裂,还可以防止窗户水汽凝结,保证景色清晰可见。
所以,我们在旅行乘坐飞机过程中,请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和机组人员的各项要求,不得擅自触碰或是打开机上严禁触碰的关键组件或是舱门,以免会造成自己和他人不可挽回的后果。
参考来源:新华社、科普中国、中国民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