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洪荒时代,一个灿烂的文明的在中国太湖流域这片富足的土地悄然形成。它像一块美玉,安静地生长,仰仗着自然的馈赠,运用了先民的智慧和信仰,生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这个文明有着一个可爱的名字——良渚文化。
据方志记记载,“良渚”一名最早见于宋代,称“梁渚里”。明代才转为“良渚”。“良”,是美好之意;《尔雅·释水》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良”与“渚”的组合,就是“美好的水中小洲”。
良渚先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造水坝、筑土台,种水稻、建城市,引领着环太湖流域迈入早期国家的门槛,点亮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的黎明。此后的五千年,华夏捕捉到文明的曙光,一步步走来,成就了中国现今的模样。
然而,这片美丽小洲孕育出的文明发掘之初,却并未引起比较多的关注,是一个正经小透明般的存在。
曾经是个小透明
考古界曾有个被广泛接受的文化起源一元论:中华文化发源是由黄河流域一点向外扩散的。在我国近代考古发端之后,主要的考古活动都集中在了黄河流域。很长一段时间里只将远古江南当作“化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