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崇明东滩湿地水鸟在此过冬 本文图均为 华东师范大学 供图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2022年也是中国加入全球《湿地公约》的第30年。
近年来,在长江河口的原始湿地上,“长三角典型河口湿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促湿地植被修复、破解互花米草治理难题并催生产业链、瞄准“双碳”目标精准湿地固碳……一场场“为了人类和自然的湿地行动”屡见成效。
该研发计划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研究团队参与其中,各方发挥学科优势,共同为湿地大保护贡献科研力量。
破解天然神秘“精灵圈” ,促大面积湿地植被修复
在崇明东滩湿地示范区内,植被面积从2017年的340亩增加到2020年的1450亩,还在不断扩大;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二次防控与堤内水、沙、盐、植被的调控得以结合,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并趋于稳定,越境过冬的鸟类数量因此大幅增加……
这些变化,与长江河口盐沼植被扩散机制的破解密切相关。 2017年起,研究团队在长江口开展自然条件下盐沼湿地优势物种的修复实验等研究工作。
上海南汇边滩盐沼湿地生态系统自组织形成的“精灵圈”
盐沼湿地上天然形成的“精灵圈”引起了研究团队的关注,这种神秘“精灵圈”的韧性结构能极大促进连片植被的形成,自身就具有很强的生态修复能力。
科研人员在崇明东滩植被光滩前缘测水动力
通过大量原位调查和控制实验,华东师大生态学科研究团队破解了“精灵圈”形成的两种生态学机制,并从种子扩散、根茎繁殖、潮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的定量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发表后,Science推出视频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