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可怜吗,虞姬是有心事吗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1-26 07:20:27

(虞姬自刎)

戏台上的表演,可以说是极能打动人,但其实,这首虞姬的《复垓下歌》无论是在《史记》还是《汉书》中都没有记载,我们能看到的有关虞姬这首诗词的最早记载,是汉初陆贾所著《楚汉春秋》和唐人王守节的《史记正义》。

《楚》和《史》,从史料学的角度上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秦末汉初时期,真的有这么成熟的五言诗么?

其实,还真是有的。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这首诗,叫做《戚夫人歌》,成诗于汉初,作者是那个被吕雉做成人彘的戚夫人。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而这一首,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书中标注,此诗成诗于秦末汉初。

参照一下这两首当时的作品,我们就能轻易地发现,那时的五言诗歌,其实就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显浅的分析就到这里,让我们再度回归到故事本身。

虞姬可怜吗,虞姬是有心事吗(5)

(电影中的虞姬形象)

项羽的《垓下歌》中,十分明显地透露着对虞姬的眷恋,看得出来,当时俩人的关系,那是相当不错的,搞不好还处在热恋期,所以就算是打仗,项羽也要把虞姬带在身边,并且这很有可能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项羽的称号,是“西楚霸王”,个人特点就是打仗贼猛,所以在以往的战争中,作战英勇的项羽在战场上的精彩表现深深的吸引到了虞姬。

所以,就算不是出于当时“男尊女卑”,她是“王的女人”,所以没得选的情况,虞姬对项羽的敬佩和爱意,也是真实的。

朋友们,这可是项羽,人高马大,力气十足,打仗又猛,楚国贵族,手握半壁江山,谁能不爱呢?

因此,被女朋友虞姬所崇拜的项羽尽管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但他也无法在虞姬的面前承认战争的失利都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和能力不足,所以他只能在诗歌中推说“时不利”,“骓不逝”。

一会怪时运不济,一会怪马跑得不快。

其实,想要推卸责任的项羽内心明白得很,这一切,都怪他自己。

虞姬可怜吗,虞姬是有心事吗(6)

(楚汉争霸)

楚汉争霸四年时间,他和刘邦大战七十,小战五十,每次都靠一腔孤勇,既不会用人,也不懂审时度势,所以既不是马儿不奔驰了,也不是天时不当了,反而全都是他咎由自取。

不过换一个思路来说,其实项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但这个必然不是说天意使然,而是他在行为上就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最简单的例子,灭秦之后,项羽大封功臣,各处封王,看起来是恩惠于臣民,实际上就是在搞分封制。

秦始皇搞郡县制,刘邦登基之后也搞郡县制,而项羽搞分封制,项羽就是在开倒车。

所以,项羽不是新时代的天之骄子,而是旧时代的殉道者和牺牲品。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内心濒临破碎的男人,在挽救自己的自尊心,所以他还一直在强调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意思是说,哥们现在仍然是巅峰状态,因为无论如何,项羽还是想要在虞姬的面前保持完美的形象。

更何况,当时的项羽,只有三十出头,他还很年轻,一点也不老,他对虞姬的爱情充满了理想和浪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虞姬来说,也是她所需要的。

对项羽的挚爱和钦佩使得虞姬不愿意也不会相信这一切致命的失败和错误都是项羽本身造成的,在她的心里,项羽永远是项羽,不败的那个项羽。

所以,虞姬只承认“大王意气尽”,只是推说是项羽的命运就是这样,也因此宁愿“贱妾何聊生”也不愿意承认他们失败的现实。

诚然,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和乌江自刎的结局是矛盾的,但风华绝代的英雄和红颜知己的宁死不辜负对方所所产生的爱情却并不矛盾。

虞姬可怜吗,虞姬是有心事吗(7)

(乌江自刎)

因此,戏台上的《垓下歌》和《复垓下歌》,在作者看来,唱出的不是悲壮,不是死的悲鸣,而是一种超脱了生死的曲调。

自然是永恒的,人作为个体,在自然面前,十分渺小。

历史是奔流的,人作为浪花,在历史面前,转瞬即逝。

项羽死了,虞姬死了,后来刘邦也死了,再后来汉朝也灭亡了。

在历史的长河下,他们有的是小浪花,有的是大浪花。

然而,人虽然渺小,但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爱,却是伟大的。

京剧舞台上,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其它剧目,总是会将这些有关“爱”的东西,演绎得淋漓尽致。

方寸之间的小小舞台,是山河万里,三人两人的生旦净丑,是百万雄兵。

我们总能在京剧中窥见历史的一角,从而引发自己的无限遐思。

爱,这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前进和奋发的原始动力。

在舞台上,在生活里,在天地间,在,且无处不在。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