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重点默写句,登泰山记句子默写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1-01 05:43:26

一、重点字词

1. 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皆入汶

2. 越长城之限(界限)

3. 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定语后置句)

4. 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

5. 戊申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 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二、成语填空

1.古人说:"沉舟可补,( )",这话很有道理。

2.个体境遇是时代注脚,切口虽小,但( ),能够一窥社会发展现实图景。

3.要看到,骗子虽打着不同的幌子,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巧立名目、( )地钻空子,能骗一个是一个。

4.在绿色的包围中一幢幢民居( ),遍布其间,宛若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5.不论是“( )”,还是“下里巴人”,正如荷兰画家梵高所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6.面对未来,我们要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自觉承担起新时代领路人的角色,把( )、古为今用的思想扎实运用。

三、情景默写

1.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 ”两句概括了作者与友人寒冬登泰山途中的困难与艰辛。

2.《登泰山记》中描写刚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是“ ”,而沐浴在朝阳中的日观峰以西山峰的颜色则是“ ”。

3.秦观的《鹊桥仙》用“纤云弄巧”表现出“纤云”所织图案的样式美,《登泰山记》用“ ”表现出日出之时天边之云的色彩美。

4.姚鼐《登泰山记》中“ ”描写初登山顶见到山与雪时的景象,进而说“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积雪的光彩。

5.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 ”和“ ”分别出了日出前后群峰的形态,运用比喻,生动传神。

6.《登泰山记》写太阳形体未现,光芒已见之景的句子是“ ”。

7.天气是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描写对象,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寥寥数字便勾勒出天气的变化无常;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写在泰山顶上等待日出时“ ”,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8.姚鼐《登泰山记》中的“ ”句写出了登上泰山之巅所看到的山间云雾温柔飘逸的特殊神韵,“ ”句把太阳初升时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

9.《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 ”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10.姚鼐的《登泰山记》文笔洗练,作者登上山顶之后,只见“ ”,这两句用极少笔墨写出了泰山山顶的雪景。

11.姚鼐的《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两句是:

12.《登泰山记》中,“ ”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光的照耀下,红白交错,宛如鞠躬致敬。

13.“ ”两句写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辉映,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14.《登泰山记》中,作者与朋友登上日观亭,放眼望去,“ ,山也”,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古诗文中写群山之态的句子很多,比如“ ”。

15.在《登泰山记》中,“ ”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16.“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姚鼐《登泰山记》中“ ”句描绘了雪光照亮了天空的景色,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句则以雪写浪花。

【参考答案】

二、成语填空

1.覆水难收: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2.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3.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4.错落有致:错落:交错纷杂。致:情趣。形容事物布置安排得参差交错,富有情趣。

5.阳春白雪:原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泛指高雅的文学艺术。

6.与时俱进:时:时间。俱:一起,一同。进:前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

三、情景默写

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2.正赤如丹 绛皓驳色

3.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4.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5.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而皆若偻

6.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7.乍暖还寒时候 大风扬积雪击面

8.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9.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0.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1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12.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13.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4.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看万山红遍/一片孤城万仞山/天姥连天向天横

15.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16.明烛天南 卷起千堆雪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