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鉴赏小短文,登飞来峰最新阅读答案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2-01 04:27:00

作者:亭上秋风

登飞来峰鉴赏小短文,登飞来峰最新阅读答案(1)

​读一首好诗,就是穿越时空和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

读王安石的两首诗,就能基本了解他处于人生两种时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一首是他正值生命鼎盛时期所作的《登飞来峰》,一首是他晚年罢相归隐的《游钟山》。在这具有代表性的两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入世勇者放眼天下的政治抱负,也看到了一个出世智者豁达超脱的淡泊襟怀。

一、《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作于1050年夏季的某一天,当时王安石二十九岁,正值盛年,他从浙江鄞县知县任期满后,回故里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登飞来峰所写。

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千寻塔,听说凌晨鸡鸣时分可以看见雄伟壮丽的日出,我不怕漂浮的云朵遮挡我眺望远方的视线,只因我站在最高层。

整首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旨在展现作者高远宏大的政治抱负,富国强兵的家国理想,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怀。

开篇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简明扼要,直入主题,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展现在读者面前。飞来峰山高168米,本来就够高的了,其峰顶的千寻塔矗立在山顶上,更是顶峰上的巅峰。“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其高到了极致,是全诗中最精炼传神的词,即“诗眼”,用以展现诗人所处地理位置的高度。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千寻塔,视野开阔,豪情满怀。为末句意象中的“最高层”打下铺垫,拉开序幕。

无论是思想境界的起点,还是人生道路的起点,王安石都不可谓不高。他出生于官吏世家,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经世济民思想早已根植于骨髓。他跟随父亲宦游大江南北,目睹了社会动荡,国家贫弱,外敌侵扰,百姓流离失所的艰辛与困苦。他在心底立下志愿,要兴利除弊,扭转危局,让国家走上强盛富裕的道路。

在践行中精进,在精进中成长起来的王安石,和他的那些进士兄弟们一样,于21岁那年参加科考,考中进士及第。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实际上是考中状元的,因其笔锋犀利,针砭时弊,让皇帝不悦,结果把第一名给了别人,给了他第四名。年纪轻轻考中进士及第,亦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少年壮志凌云生。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凌晨鸡叫的时候就可看见雄伟壮丽的日出。从来情由景生,景由心造,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作者寓情于景,将内心的政治抱负比作初升的旭日,喷薄而出,光芒锐不可挡。他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世界,豪情满怀。他胸怀改革大志,对未来无限憧憬,旭日初升的画面,让他仿佛看到了世界将会在他的带领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焕然一新。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笔锋一转,由景入情,直抒心声。“不畏”,表达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未来的改革之路崎岖坎坷、阻力重重。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势必会动摇一部分当权者的利益,受到那些大官僚、大地主的层层阻挠甚至迫害是必然。改革之路的艰辛与危险,王安石早已心如明镜,但他不害怕、不妥协。本句表达了作者刚毅勇猛、顽强不屈的个性,其强烈的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呼之欲出。

“浮云”,漂浮易散,一向指那些不切实际容易变幻之物。作为一种比喻和意象,本诗特指那些阻挡改革的反对派、守旧派。当浮云蔽日,奸邪当道,新政就无法顺利开展,社会就会动荡不安。王安石就是要冲破重重阻力与危机,打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当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任何事情都阻扰不了他。本诗的“最高层”,不仅是地理位置的高度,还是政治地位的高度,更是思维、理想和境界的高度。表达作者高瞻远瞩,破旧立新的改革决心。

我认为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其次才是文学家和诗人。向来文以载道,文以辅政,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一定是出色的政治家,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一定是个优秀的诗人。王安石变法,虽然因为重重阻力没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连列宁也赞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积极入世”的一面,还表达了一个普世真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灵魂永远站在高处,这就他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登飞来峰鉴赏小短文,登飞来峰最新阅读答案(2)

二、《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这首七言绝句属于谈禅说理诗。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每句都有二个“山”字,整首诗共有八个“山”字。

作者反复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加以言说,无论是侧面入手,还是正面烘托,都围绕“山”展开,可见,作者眼里的“山”,具有一种特别的精神象征意义,是本诗的灵魂和主题。读这样的禅意诗,犹如观一幅空灵静谧的山水画,要从整体去品味、领悟。

山是博大、厚重、安稳的,世间没有比山更能给人安全感的了。在世人眼中,山是一道屏障,一道分水岭,是人在世间的最后一处安歇之所,上山即出世,下山即入世。

王安石在轰轰烈烈的变法失败后,远离了波诡云谲的官场,因为喜爱山的博大与包容,他来到了钟山脚下,买了一块地,建了个半山园,过起了隐居山林的生活。

他整天骑着毛驴在山中漫无目的游走。钟山古树幽深,山石奇峻,溪水清澈,鸟语花香。让他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让他饱经沧桑的心得到了抚慰,故而才有了“终日看山不厌山”的感受;因为喜欢深山宁静无争的悠闲淡泊,他决定在此终老,继而有了“买山终待老山间”结果。

前后两句互为因果,一气呵成,衔接得天衣无缝,毫无雕饰之感。因为“不厌”,才打算终老山间。据史料记载,王安石病逝后就葬在钟山南麓东三里位置,也确如诗中所言,最终以山为归宿,长眠于钟山。

因为常年住在山中,山里的安静与笃定最易使人参悟。尾联意境空明,在禅思与画意中透出一派尘心洗净的悠然豁达。

作者在描绘大自然景观的同时,将人生际遇、内心情感、山水中得到的感悟融为一体,展现出庄子“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境界。但凡智慧之人,都能顿悟成佛,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

“山花落尽,山水空流”,作者是写实,亦是借喻。世人竞相追逐的名利、地位、金钱,和山花、流水又有什么不同呢?再高的权位,再盛大的荣耀,终有落幕的那一天,就像花开花谢、不停流淌的水一样,没有定势,没有常态。自古钱财如流水,今天在你手上,明天在他手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都属于禅境里的“无常”,无常是世界的真相,是生命的实质,只有参破,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山常在、山自闲”就是无我的智慧境界。作者巧用比喻给予大山人格化的象征意义,山博大厚重,能容万物;山永恒不变,能给人安全感;山沉静超然,能滋养人的身心。这“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亦是作者自喻的象征。山花谢了,山峰才能凸显风骨,正如一个人褪去了外界的光环,其内在品格才是他作为人的关键元素。只有看淡一己得失,超脱物累,心才能旷达自由。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禅宗意蕴和人生哲理,亦是他归隐山林的写照。

王安石晚年遭遇政治上的打击,建功立业、济世救民的理想破灭,又痛失爱子,人生的种种不幸,精神上的深切痛苦,使得他在山水、禅意间寻求解脱。他晚年隐居钟山,潜心于修禅悟道,与佛门中人往来密切,对佛学的认识与领悟已经达到了上层境界。这份出世的豁达使得他在精神上跨越了人生逆境,重新找到了灵魂的皈依。

正如他在《望江南•皈依三宝赞》里写的一样:“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两首诗都与山有关,从古至今,山都是中国人最后的精神归宿,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论有怎样的人生境遇、学识修养,都对山寄有深厚的情感。意气风发时,要借山抒怀,借山言志;处人生低谷时,要借山疗愈,借山悟道。入世也好,出世也罢,最终殊途同归:从山中来,到山中去。任何时代、任何人读到这两首诗,都可以从中品出属于自己的意境,得到有益的人生感悟。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入世,则如斗士般刚毅勇猛,所向披靡;出世,则如他所言,能智又能悲,参得透名利生死,到得了自由境界。他的一生,活得率真通透,无怨无悔。从诗中我们看到,真正的王者,能屈能伸,其品格操守正如他的名字:心有高山,安如磐石。

登飞来峰鉴赏小短文,登飞来峰最新阅读答案(3)

亭上秋风原创

2020年7月15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