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在北京西山中,有一条9公里的小道,串起了6个中法文化交流的史迹。日前举行的中法文化论坛海淀系列活动上,海淀区发布“西山中法文化小道”,讲述中法人文交流历史上的海淀故事。
中法文化论坛海淀系列活动是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18家西山中法文化机构共同主办的。活动主题研讨了西山中法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精神传承,也为公众提供具有鲜明西山特点的新文化内容和文旅产品。“西山中法文化小道”行走活动就是结合当前公众生活休闲需求和西山文化资源创立的文旅活动品牌。
“西山中法文化小道”从西山森林音乐谷出发,经草厂村小道到圣-琼·佩斯故居、中法友谊亭,经防火道到达鹫峰秀峰寺后,到环谷园敬德书院,最后抵达贝家花园,6个点位串起沿线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全长9公里,步行需3.5小时,是一条很适合文化爱好者的徒步之旅。
西山这条小道为何会成为“中法文化小道”?还要从在音乐谷以西900米处的圣-琼·佩斯故居说起。
圣-琼·佩斯是传奇外交官和诗人,1916年被派驻法国驻北京公使馆,担任三等秘书。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深入东方文化,汲取灵感,并在西山写下长诗《阿纳巴斯》。1960年,圣-琼·佩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首长诗是为其赢得诺奖的重要创作。
站在圣-琼·佩斯故居前的防火道上,不远处的山岗上是一个欧式景观亭。沿着一条水泥方砖铺成的台阶路往山岗上走,路口一块褐色石头上刻有“中法友谊亭”五个大字。景观亭旁边竖立着一块长方形石板,上面刻着《管家岭中法友谊亭铭志》,石板旁边一块光滑的卵石上,依稀可见一个繁体“兰”字。据说那是圣-琼·佩斯的好友兰荷海刻上去的。
位于鹫峰山下的秀峰古刹,是当年圣-琼·佩斯、贝熙业等法国友人经常观览的历史文化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