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尧山森林公园介绍,浮山县尧山森林公园门票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4-07 21:00:56

神奇之地必出神奇之人

神奇之人必有神奇之事

——题记

张奇志

自有文字以来,记载帝尧圣迹的典籍浩如烟海,论证帝尧伟业的史册连篇累牍,颂扬帝尧英明的传说代代相传。这足以说明,在距今4300年左右的帝尧时期,他的足迹覆盖了华夏的山山水水,他的身影闪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但毋庸置疑的是,帝尧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在横贯祖国大地的黄河流域里,他的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他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临汾(今尧都区)、襄汾、翼城黄河冲击平原的盆地一带。此定论,不仅有史书史料为据,亦成为史学家的共识。更重要的是,自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两次对襄汾陶寺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与考证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大量的实物实证。那么,与临汾、襄汾、翼城阡陌相间,山水相连,近在咫尺的浮山,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哪些故事?浮山与尧文化有哪些文脉赓续,又有哪些“血缘”传承呢?

让我们先观察一下浮山的地理坐标和位置以及与此相关的海拔标高。

浮山县位于太岳山南麓,临汾盆地东沿,西傍临汾、襄汾,南连翼城,东邻安泽,东南毗沁水,北接古县。县城半径十公里左右四面环山,海拔均在1100米以上。最高为东部的大疙瘩山,海拔1486米。县城海拔为800米,全县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此形成地理标高反差的是,与浮山山水相倚的临汾、襄汾、翼城、洪洞海拨均在500-600上下。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地理高度的落差,浮山属丘陵山区,虽沟壑纵横,但海拔高度均超过了相邻的周边县市。据此,为帝尧避洪浮山提供了亘古不变的地理高度和因此而流传千古的帝尧故事。

洪水滔天 浮山为岸

相传,上古时期,洪水泛滥,江河横溢,到处一片汪洋,城郭皆沦为泽国。独此处有山随水高低漂浮,故名浮山。

事情当然不会是如此简单。在此之前,帝尧早已定都平阳(现尧都区),并且处于氏族社会向宗法社会的过渡期。山寨部落向国家雏形的演变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水溢成灾,水涸为早,水适而利。在“水利”之时,汾河两岸或湿地,或沃土,皆为万倾良田,更有汾河渔溉之便。帝尧率臣民辛勤劳作,种粟为食,植麻而衣,养蚕而丝,广施仁政,普惠教化,一派物阜民丰,政通人和太平盛世的景象。

然而,水来了。大水从天而降,来势之汹涌,雨量之浩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害之烈,已可称为中国历史上“水患”之最的特殊时期。

根据史料和传说,我们不妨还原或者模拟一下当时的情景。

当是时,“天河倒倾,大雨如注,经久不息,水出孟门(吉县)。大溢逆流,江淮通贯,四海溟滓”。

由此可见,在当时雨量特别大,且持续时间很长,洪水已经从吕梁孟门山头贯出(古史记载,孟门未开,昌梁未发),大河倒灌,所有水系江河湖海已融汇贯通,到处是水,无边无际。

帝尧在尧都急召群臣计议避水、治水大计。众皆曰:平阳危矣!可弃城而走,另辟生地,再作良策。帝尧曰:弃城可矣,独不忍弃百姓!遂昼夜打造船舸舟楫,木排竹筏等一应水上之物,单等帝尧决断,奉令而发。再一日,平阳之水已一片汪洋几没都城。帝尧率群臣,百姓万数人相扶相携,前呼后应,首尾相顾,井然有序,溯流而上,径向东去。此正应了一句俗语:水往地处流,人往高处走。

行至途中,云销雨霁,远望一山,山头苍翠,浮云遮日,彩虹覆顶。帝尧曰:向彼进发!至山腰,众皆系舟登山。上得山来,帝尧遍览山势,山不甚大,野果缀枝头,山蔬铺地平;再勘水脉,水不甚深,清流潺潺,足以支炊饮。帝尧下令,在此歇息,相机而动。翌日,豪雨又至,滂沱淋漓。众皆以为,此山必覆没矣。孰料,雨再大,水面仍在山头水线以下,并无上涨。观远处山头,尽皆没顶。如此数日,日日如此。帝尧率众臣民搭茅棚,糊泥墙,垒洞穴,采山蔬,以度时日。转眼已过月半,所带粮蔬渐将告罄。正在难熬之际,大水已渐次退去,不几日已退至山脚。帝尧大喜曰:天佑吾辈,地载平安,此山随水高低,庇护臣民,颇具灵气,就称“浮山”吧!

如此,此地就名浮山;因帝尧避水亦称之为“尧山”;斯地神奇,“神山”之名,也名传遐迩。

关于“浮山”,关于帝尧避水,另有版本所传。一说是浮山西南的卧虎山。一说是在浮山、翼城、襄汾交界的塔儿山(又名大尖山、崇山)。无论如何,这两座山,一座在浮山境内,一座与浮山山水相倚土石相连。

洪水归道,帝尧还都。帝尧先命鲧治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然城郭堤防时筑时毁,洪水依然泛滥。帝尧遂弃鲧不用,另命禹担当治水大任。禹勤勉辛劳,励精图治,治理“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的滚滚洪涛,“三过家门而不人”。终于导山疏川,开壶口,通孟门,使大河顺流而下,最终掌控了为灾为患的水势水脉,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关于帝尧避水,我们再从浮山自然地理的角度对这一传说作一探讨。

帝尧在其他地方建都的传说不一而足。比如有清徐建都说,运城建都说,唐城・太原建都说等等。东汉人郑玄在其《诗谱》中说:尧始居平阳,后迁河东。清著名汉学家闫若琚所著《尚书疏证》也论证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这充分说明,帝在山西建都毫无争议,最后迁都平阳,定都平阳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尧在都城平阳避水时,避水的最现实,最可能,最佳之地就是浮山了。

综前所述,浮山的地理位置高于临汾、襄汾、翼城,亦高于洪洞、曲沃。西山孟门山的大水泻出山头,西泄东下,直灌河东的平原盆地,汾河南北洪水滔天,无可逸出。帝尧身居平阳,审时度势,三面大水来袭,只有避走东山了。距临汾最近的东山就是浮山,接壤处不过十数华里,说浮山是临汾的“后院”或“郊区”实不为过。那么,浮山的水往哪里流,浮山能有效地避水吗?

浮山境内南北各有一条河流流向境外。南部一条河叫潏河,源于圣王山与壶口山之间,与二峰山、东张、上东、响水河水系合流,汇聚西佐的前河村流向临汾。北部的河流称涝河,分为两个流域,一个是北王、北韩、乔家垣、柏寺的流域,一个是天坛、东腰、张庄的流域,两个流域在杨村河汇合流向临汾,注入现今的涝河水库。这两条河的出境口海拔均在500米左右,与临汾的海拔接近。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这两条河流已不复显现当年的流量和激流澎湃的壮观景象。但并不影响它自东向西而流的自然地理的属性和高度落差的特征。可以推断和想见的是,大水为患,帝尧避水,东渡浮山,落脚尧山是合乎实际,合乎情理的。浮山西北、西南部最低处与临汾相衔,水势相交,回流返浪,潮涨潮落,浩渺无际。再看山头若隐若现,若动若浮,曰“浮山”曰:“神山”是名副其实的自然现象。

浮山、尧山、神山之称有可能出自帝尧之口,也有可能出自时人和后人之口。其寓意应是:“浮山”者,一则因水大,水能浮山;二则山有灵异,能作水上浮。神山”者,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其二是一座很神奇的山。无论哪种意义,皆因帝尧而名。笔者的看法是,当时水势滔天,浩渺无边,整个河东地区已与湖海无异。浮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形成了水上孤岛。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帝尧率众在此“不沉之舟”避居,水涨山浮,水落山高,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导演了独特的地理现象,变幻着沧海桑田,也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自此,帝尧便与浮山、尧山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帝尧还都之后,经常躬亲浮山,定期巡游,体察民情,教民稼穑,疏浚通河,并把浮山作为太子丹朱的食邑之地。

千年一叹 重光尧山

后人为纪念帝尧,在尧山修建了“尧庙”。因之,尧山也称“尧庙山”。“庙”始建于何时,规模如何,已无古籍可考。以传说而言,有北魏说,唐初说等等。令人信服,有碑文佐证的是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重修帝尧庙记》。碑文称,尧德之盛,大可比天,虽经百代,人恒敬仰。尧在位九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为何要重修帝尧庙,碑文中记载的是“神山县东有尧山,柏树森然,回环数十里。其岭有尧祠在焉,卑陋不避风雨,兵入之后,愈见堕摧,甚不称其所以祀尧之意也”。就是说,当时尧庙已破败不堪,若不重新修建,与人们敬仰尧、祭祀尧的本意相去甚远。

重修之后的情况,碑记的也很清楚,“不独新其庙,又比旧增广甚多。仍于正殿之前,特起禹、舜之殿,巍然相对;其后则建后妃之殿。大门峙立,长廊翼如,计一百四十七间。又以余财于庙前之南柏中,起亭一所,榜之曰:“岁寒亭”。

时任县宰的牛承直,不仅将尧庙修葺一新,而且还增建了禹、舜和后妃之殿以及岁寒亭等附属建筑。重修后的尧庙规模宏大,形制精美,巍峨雄伟。如能完整保存到现在,应是全国高星级的旅游胜地。诚为可贵的是,《重修帝尧庙记》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态和在此之前的文化元素。

尧山之帝尧庙堕毁于何时,亦无从稽考。在兵燹战祸的年代里,似应是一个逐渐荒圮的过程。笔者看到过与尧山、帝尧庙有关的保存完好的一叠发黄的照片。应是清末民初时期。照片上的人物个个锦帽貂裘,长袍短褂,表情严肃,神态庄重。背景就是帝尧庙。松柏环山,山阶曲回,隐隐能看到山门及山门匾额上的两个榜书大字(应是尧庙吧),再看纵深远景,飞檐翘角,青瓦麟麟,云雾缭绕,瑞霭接天。根据摄影术进入中国年代的时间分析,这可能就是浮山尧庙山最久远最真实的距今最近的原貌写照了。

以尧庙山为载体,以帝尧故事为传承,浮山的尧文化世代相传,已滲透到浮山社会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间至少于清代以前已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尧庙山庙会。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八日,百姓从四面八方簇拥而至,看大戏,观社火,闹热闹,祭祀帝尧。延续半月,热烈而隆重。也有外阜外地的山民百姓,官宦士绅如期而至,朝山拜庙,走亲访友。

进入新时期之后,浮山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尧文化作为本县历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发扬光大,传承传播。尤其是2002年,时任县委*的郭文虎和县长白建荣,察民情,体民意,顺民心,作出了重振尧山雄风,建设森林公园的宏大规划,总工程冠名为“尧山森林公园”。经过精心设计和部署,先是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在尧山的南坡北坡,道路两旁遍植青松翠柏,红叶梨、黄叶檗、国槐、刺槐、灌木藤蔓植物及花卉10万余株。同时县城至尧山公路拓宽硬化,铺装油面。正所谓“十年树木”,现今的尧山已是满山苍翠,碧云环绕,远看层层若染,绿荫森森,近观簇簇如林,亭亭似盖,已成为尧山一大景观。在绿化美化尧山的同时,举全县之力,筹四方之财,开始了主体工程的建设,并于当年顺利竣工。

主体工程分为三个部分:帝尧像、帝尧台、帝尧壁。

帝尧像。地面以上部分高25m,地下部分深22.4m。主像高19m,分19层,由192块花岗岩组成,总重量2580吨。石像仪态威严,气势恢弘,双目不怒而威,透过云天,似在俯视平阳古都。底座四壁用进口印度红花岗岩板铺挂,正面镶有“帝尧”两个金色大字,背面刻有《纪尧铭》铭文。帝尧像前置有祭祀用的尧山仿铜大鼎,大鼎前方南北两面有四根直径1.3m,高8.9m的汉白玉盘龙石柱。

帝尧台。基座小平台为30X29m的矩形方台,青石板铺装,白玉栏杆施围。栏杆外侧雕有128条龙,内侧刻有四季花卉。大平台为60X90m的椭圆形状,青石铺砌,面积为4000m2。

帝尧壁。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石雕壁画,长73.6m,高6.68m面积为940m2,壁画用山东莱州汉白玉雕刻,题为《帝尧辉煌》,共分为九个部分,即“梦龙生尧,帝尧平妖,敬授民时,协和万邦,定都平阳,勤政恤民,治水浮山,礼贤禅让,尧天舜日”。

在帝尧像的南北两侧建有两座碑亭,亭额之上,一书“望云”,一书“就日”两个大字。碑文记载了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捐资的单位和个人捐款数额。

同时,在尧山西麓,尧山东路的顶端建有直通尧山的“承天门”。承天门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建筑面积1014平方米,共三层,门高23.6米。碧瓦飞甍,赤柱环廊,造型方正庄严,与帝尧像,尧山路,栖风台经纬连成一条直线。承天门之后有“太和桥”直通尧山森林公园。假以时日,完善附属建筑之后,尧山将与临汾尧庙、尧陵成为三点一线的以尧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帝尧丹朱 祭礼天坛

在浮山浓郁的尧文化氛围中,有一个活跃的身影闪现在史籍与传说之中,他就是不可忽略的重量级人物——太子丹朱。

清康熙版《平阳府志・建置沿革・浮山县》载“浮山县,虞丹朱食邑”。《临汾县志》载:帝尧光裔子丹朱封于丹,即今浮山县,庶子封于唐,在今翼城县。也说明了翼城的唐城和浮山南部一带是丹朱的地望。浮山县境内的许多地名和遗迹都与丹朱有关,关于丹朱的传说在浮山也广为流传。

浮山县城南张庄乡故县村(古时亦称郭城)传为丹朱邑。其东城门额刻有“尧祠故都”四个大字,系明朝时浮山一位知县所书。令人回味的是,古“县”字的字意为古代天子所治之地,皇族女子的封号为“县主”,汉代皇女的封号为“县公主”。这也说明,“故县”之“县”非现今之“县”的含义。

浮山翼城交界处有一山名丹子山,亦名丹朱山,又称丹陵,山上有丹朱庙。丹子山南北各有一朱村,传为丹朱部居邑。

浮山县北朱村有一泊池,传为丹朱饮马泉;还有一砖塔,高十余米,传为丹朱拴马之地。

浮山县东腰中学原建有太子庙,系奉祀太子丹朱之庙。丹朱与帝尧的关系如何?帝尧对丹朱有何看法,结局如何,史书也有记载。《尧典)记: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呼!器讼可乎?意思是:帝尧说,善治四时之职的是谁啊?我要提升任用他。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很开明。帝尧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帝认为自己的儿子十分不成器,又好大话,不能担当大任(由此看来,从帝尧时期就崇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了)。《史记》中记,帝尧斥丹朱“凶顽”、“不用”。帝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受到伤害),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关于帝尧、丹朱,关于禅让,史载不一,观点不同,此为说法之一种)。正因为丹朱的“不肖”才有了帝尧的大义“弃”亲,才有了历代传颂的“尧舜禅让”之千古美谈。

然而,太子丹朱未登帝位,当然心有不甘,在其封地之内仍以帝自居。史证,丹朱虽未取得帝位,但仍然保留有相当于帝位的地位,在自己的封地享有“帝”的威仪。司马迁说:“尧子丹朱,舜之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丹朱的封地保持先朝的服饰,礼乐,及独立的君王地位,俨然“国中之国”,《山海经》无怪乎多次出现“帝丹朱”的称谓。

上古重神权,神权始于祭祀,所谓“天授神权”。政权的转移或交替皆以取得祭天权为标志,谁有了祭天权谁就取得了政权。后历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或借以说明自己君临天下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无一例外的把“天授神权”、“君权天授”作为名正言顺的宣传理论。

浮山城东又一山,名天坛山。此山与尧山山脉相连,南北对峙,相隔不过千米。如从县城东望,龙蟠虎踞,二峰比肩。

这样的山势,这样的山名,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尧山,因帝尧避居而名,那么天坛山呢,难道是帝尧祭天的地方吗?放眼华夏,以“天坛”命名者,仅有河南济源市的“天坛山”又名阳洛山;湖北省红安县的“天坛山”。再就是北京的“天坛”。北京的天坛不是山,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碍于交通不便,便在北京设坛祭天,建了天坛。河南济源市的天坛山据说是轩辕黄帝的祭天之地。湖北省红安县的天坛山亦有历代帝王曾多次登山祭天的传说。

浮山的天坛山既名“天坛”不会是空穴来风,必有帝王在此祭天。

查《浮山县志》记:“在尧山南三里,有石坛三级,名天坛。东有龙井。旧志:在县东南五里,山背悬崖峭壁,多奇峰怪石,青岚如画,一名南尧山。由横岭蜿蜒而趋,乃尧山西南结聚处,突兀撑空。上有真武庙,玉皇阁及太乙阁,为邑胜景”。概而记之,显然没有“天坛”的出处和由来,但有一个信息“一名南尧山”说明此山与尧密切相关。

既然浮山天坛山之所以为天坛山的缘由未见诸文字,那么,很有可能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事情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在此祭天的帝王级别的人物,最有可能的就是帝尧和太子丹朱了。

帝尧在浮山天坛山祭天的可能性指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帝尧定都平阳之后,最近的山邑之地就是浮山。从平阳出发,无论是舟车或者騎马都在半日内即可抵达,即便是徒步而行,一日之也可以登临天坛山之顶。何况,在民间传说中,帝尧择期在浮山尧山“行宫”避暑或“休闲度假”,已成“圣帝圣例”。尧山与天坛山近在咫尺,顺时顺势而为,祭祀上天,供奉牺牲,虔诚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不仅是合情合理的,也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浮山尧山是庇佑帝尧及其臣民的“福地”,帝尧对此地情有独钟,关爱有加,在此祭天“正合圣意”,岂不是恩威兼顾,政社合一的感天动地的雄图大略吗?所以,帝尧在此祭天,不仅是非常可能的,也是非常可信的。然而,帝尧之外,丹朱在此祭天有更充足更必要的理由,可能性,可信度指数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综前所述,丹朱虽未登帝位,但在其封地浮邑之内享有“帝”的一切礼仪与特权。既然有帝王之仪,必行帝王之礼,“我的地盘我做主”何必舍近而求远。在此地祭天合时宜,合地宜,合“帝”宜,何乐而不为?所以丹朱在此祭天就是上达天意,下顺民意,更合“孤”意。这也有史料和传说为佐证。“浮山城东天坛山,古有石坛三级,天坛山下有社坛(社岭村,又名社上),为丹朱部起社,举行祭祀活动之所”。

浮山的天坛山之所以为“天坛山”,这样的传说,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诠释,应该是名至实归,实至名归的。在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笔者仿佛看到,帝尧那睿智的目光,已然穿透了四千三百多年的迷雾在凝视着他曾无数次登临过的尧山和天坛山。丹朱也站在历史烟云的高端,向他祭祀上天的地方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骏驰星列 辉耀神山

帝尧在浮山的传说,不独限于尧山与天坛山,仅从县域的许多地名和遗址来看,浮山与帝尧也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浮山尧山之顶有“龙井”,传为帝尧亲手开凿。其上覆有“龙亭”。现“龙亭”不在,“龙井”尚存,深不可测。

浮山县南部的东张乡有以“尧”字打头的三个村子。曰:“尧头”、“尧上”、“尧村”。

在县东北二十里处有“北天坛山”亦名“北尧山”,山上原有尧庙,已毁圮。

县东北部四十里处有牛首山,传上古时山上有黑风洞,洞内有妖,以黑风黑水作怪。后尧母平妖,变黑风洞为清风洞,百姓始安居乐业。为记念尧母,百姓在“始德里”修建了一座尧姑庙。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十献牲演戏。帝尧也在每年的此日从平阳东去探母,探母后再到浮山巡视,行至五里开外,在河边一个台子上马,后人就将此村名为“马台村”。

浮山、尧山、神山之所以神奇,帝尧、丹朱在史籍和传说中担纲了神奇的主角并演绎了神奇的故事。但神奇并不限于此,如果以时间为坐标,以人物故事为辐射,那么更多的神奇和传奇就贯穿于浮山历史文化的承启和繁衍之中。在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英雄豪杰,俊彦奇才,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星光闪烁,辉耀河山,留下了说不完的传奇和神奇。这无疑是神山神奇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本文以探讨浮山与尧文化为主旨,其他不再一一展开论述,只罗列一些著名人物和事件的大纲。

相传,伏羲氏部落曾居于浮山东北四十里的牛首山泰皇峪,伏羲先天下而王,被称为泰大帝或泰皇,并传在此地推演太极八卦。炎帝也传在牛首山族居,炎帝牛首人身,长于姜水,以火德王,在此地立柱测天。

洪崖子(姓张名果,字居敬,后人称张果老)故居是东张乡仁彰村。其果老墓也在仁彰村村西之半,名曰“柏林坡”并存有张氏祖宗家谱,“果老故里”碑石一幢。

春秋时期的羊角哀和左伯桃生死相依的故事发生在本县二峰山一带,后曾把此山改名为“羊角山”。

相传,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曾在浮山西韩村、辛城饮马屯兵,横刀弯弓。至今存有“马道里”“青龙堡”及古城垣遗址。

霍光,本县南霍村人,汉室三朝辅政大臣,村之北有其“花园”遗址,名“丞相河”。现存“汉大将军博陆侯墓”墓碑一幢。

隋末唐初,有“神人”在羊角山五显其身,指点李唐江山。后李唐王朝在东张乡贯里村兴建“庆唐观”,后名“天圣宫”供奉老子圣像,以为李唐家祠。并改浮山县为“神山县”“羊角山”为“龙角山”。现存有遗址并保留历代碑碣47幢。尤以唐玄宗御制御书,“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天圣宫”为海内外所公认的道教发祥之地。

宋太祖赵匡胤起兵之初,与郑恩、柴荣途经浮山,在浮山城东二十里处“董大桥”与当地董家五兄弟和其妹董千金较考武艺落败,遂奔平阳而去。

明末时李自成曾在县城北五里许的诸葛村操练兵马。

1938年2月28日,朱总司今率八路军总部抵达寨圪塔三交村,彭德怀副总司令、副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同时到达。在此地教育组织群众抗击日寇,保卫家乡。

1942年4月15日,*在浮山的天坛里、遆家垣、米家垣、大圪塔山、司空山指挥了著名的“四・一五”战役。毙伤闫顽军392人,俘敌718人。

人文而外,单从浮山地理和人口来讲,也有诸多“神奇”。浮山的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13万,皆为全国的万分之一,农民人数、党员总数也是全国的万分之一。中国古称“神州”,浮山古名“神山”。

浮山,尧山,神山,神奇之处,从历史到文化,从地域到巧合,从故事到传奇还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以邑域而言,每块土地都承载着独有的历史和文化。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传说,是代代相因,口耳相传,有了文字以后的记载是刀笔如凿,彪炳青史。二者相互补充,然或都有缺逸或都有夸饰的成份,但它们都包含了中国最真实也最为神秘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信息。

尧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浮山的独特视角来看,更是一座含金量颇高的文化金矿。挖掘、开采、利用这座金矿,不仅使我们能够廓清历史的尘埃,还原历史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研究、继承、传播的过程中能获取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中国先圣先哲的政治智慧、治世方略和做人的大道理,甚或能破译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神秘的密码。这无疑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让我们用浮山的一首民谣来表达我们对帝尧的无比崇敬之情。

尧山苍苍,

潏水泱泱,

帝尧功德,

山高水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