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28日,首都文艺大会隆重举行,会场庄严而肃穆。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康生郑重宣布:《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京剧佳作,以及《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芭蕾舞剧,还有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部文艺精品,正式被授予“革命样板戏”的崇高称号。这一命名不仅标志着“样板戏”的诞生,更宣告着新文艺时代的崭新启幕。
自此,“样板戏”如破竹之势,迅速占领了文艺舞台,乃至后来的银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优秀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戏被边缘化,我国上百年来戏曲艺术的丰硕成果遭到了全盘否定,这无疑是我国文艺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篇章,让人深感惋惜。
笔者试以《沙家浜》为例进行分析。
《沙家浜》是一部深情讲述了茶馆老板阿庆嫂如何巧妙协助抗日军队脱险的传奇故事。在抗战时期,江苏常熟县被日军设置了一条严密的公路封锁线。新四军战士郭建光率领着伤员,在封锁线附近秘密养伤,等待时机反击。此时,沙家浜镇的地下党员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为掩护,前来接应新四军伤员。她机智勇敢,与伪“忠义救国军”的参谋长刁德一、司令胡传奎斗智斗勇,最终成功协助新四军伤病员里应外合,共同歼灭了敌人。
《沙家浜》的诞生,背后蕴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其渊源可追溯到那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你是游击兵团》,此曲由鉴青作词,黄苇谱曲,深情歌颂了36名抗日伤病员的英勇事迹,为后来的文艺创作埋下了伏笔。
后来,战地记者崔左夫受到这首歌曲的启发,于1957年挥毫写下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与此同时,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刘飞也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撰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细腻描绘了与其他35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共同养病抗敌的动人场景。
时光流转至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以崔左夫的作品为蓝本,踏上了创作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的征程。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又汲取了刘飞《火种》中的精髓,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定名为《芦荡火种》。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激昂的革命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璀璨瑰宝,更为后来的“样板戏”《沙家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京剧的剧本,长久以来确实存在两大不足之处:一是人物刻画不够细腻,二是唱词写作缺乏诗韵。因此,这次《沙家浜》改编工作的突破,从这两点进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