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这么任性地起名字,塔尔寺却并不像听起来那么随意肤浅。位于西宁西郊湟中区的塔尔寺,共有多达9300余间(座)各类建筑,这么大的规模,要想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了解其奥秘,必须掌握五个特点:特点一,先有塔后有寺,“莲聚塔”是塔尔寺的源起;特点二,拥有“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特点三,西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黄教六大寺之一;特点四,活的文化,每年举办“四大法会”;特点五,汉藏融合,寺内建筑融合了汉、藏两种形式。
游客川流不息的塔尔寺
塔尔寺特点一,先有塔后有寺,“莲聚塔”是塔尔寺的源起所有人对于塔尔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塔尔寺前那八座白色的塔。其实,塔尔寺最早的塔叫“莲聚塔”,藏传佛教大师宗喀巴诞生于此,在他去西藏取经期间,其母亲和信徒依嘱而建,那是1379年,之后直到明朝嘉靖39年,塔尔寺的第一座寺庙才出现于此,慢慢形成了现在9000多间各类建筑的宏大规模。
现在我们去塔尔寺旅行,在寺前第一视觉,就是八座被视为塔尔寺象征的白塔,这八座塔的名称,叫“八宝如意塔”,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中的第一座,就叫“莲聚塔”。
塔尔寺的标志——八宝如意塔
塔尔寺特点二,拥有“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塔尔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寺庙,在塔尔寺中,除了大量的建筑、佛经之外,还有拥有极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品,也是塔尔寺旅行绝对不能错过的环节。这些艺术品中,造诣最高的是被称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
艺术三绝的起源时间。酥油花“绝”在其巧夺天工,壁画则“绝”在其色彩艳丽,而堆绣之绝在于其工艺。与传统汉式壁画不同,具有浓厚藏式风格的塔尔寺壁画多以佛经故事和密宗经典为主,多绘于布幔之上。
塔尔寺内的堆绣与壁画
塔尔寺特点三,西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黄教六大寺之一塔尔寺的本质,是一座寺庙,但为什么一座寺庙的规模可以这么宏大,占地达到45万多平方米,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9300多间(座)建筑,近万座佛像呢?这就必须了解塔尔寺在历史上的地位。
通俗地说,塔尔寺并不是代表西宁,也不是单纯代表青海的,而是历史公认的西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中国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因此,在这里传承并珍藏了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黄教)的珍贵典籍和文物。
塔尔寺的藏经楼
塔尔寺特点四,活的文化,每年举办“四大法会”塔尔寺的珍贵,在于这是一座活着的寺庙,自明代创立以来,塔尔寺的宗教活动从未停止,在塔尔寺内,不仅有游客,更有数以万计的僧众、信众,每天都在举办各类法会、佛教典籍研究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每年举办的“四大法会”,包括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会,能见识到珍藏的酥油花;每年四月十五法会,可见跳金刚怖畏护法舞、晒大佛;每年六月观经会,可见寺内珍藏的大型壁画;每年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拜大佛、跳马首金刚护法舞、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有机缘的话,可以把旅行时间安排在四大法会期间。
法会主场地之一
塔尔寺特点五,汉藏融合,寺内建筑融合了汉、藏两种形式。塔尔寺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洋洋洒洒,共有9300余间(座)之多,这其中价值最高的包括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总体的风格是汉藏融合,其中建于1577年建成的弥勒殿,是一座明制汉式佛殿,为塔尔寺中汉族制式建筑的代表。
塔尔寺中的明代汉式建筑
塔尔寺可以说是青海之行中最重要的一站,至少需要花费4个小时左右的参观时间,因此,提前做好功能,掌握塔尔寺的这五个特点,才能做到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