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冬天,是吃蟹的旺季,此时青蟹肥美,赤蟹甘香,蠘(梭子蟹)也正当时令。那么今天这篇,以及接下来的两篇,将为大家介绍下,潮汕关于蟹的几道经典,但并不家常的做法,也算是跟潮菜大师们有渊源的做法,所以称之为,大师的蟹。
今天讲第一篇,豆酱焗蟹,而提起这道菜,就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故去的潮菜大师林自然。
林自然,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原汕头美食学会主席。
他的一生可谓传奇,前半生更多是一名食客,五十岁才开辟大林精细潮菜,经营起大林苑,像脆皮婆参、豆酱焗蟹、苦瓜猪肉煲、老菜脯蒸肉饼、红焖猪脚、腰果金瓜煲、上汤煮杂鱼、松仁豆腐这些菜式,都是由他所创,且在现在各个潮菜餐馆广为流传。
他生前所经营的汕头与深圳两家大林苑,也被誉为现代潮菜的“黄埔军校”,而他本人所创的这些菜式,被视为传统潮菜与现代潮菜的分水岭,所以他也被誉为现代潮菜之父,可见其在精细潮菜里的地位之高。
而今天谈的这道豆酱焗蟹,就是林自然大师的经典的精细潮菜菜式之一,所以称为大师的蟹,一点都不为过。
= 说青蟹 =
林自然精细潮菜菜谱里写的这道豆酱焗蟹,用的原材料是大雄青蟹,大概2斤一只,这种规格的青蟹,算是非常大的了。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古代被称为蝤蛑,一般生长于河流入海口,咸淡水交汇处,性凶猛,肉食性,鱼虾为食。
唐代的段成式就在《酉阳杂俎·广动植》里有过描述“蝤蛑大者长尺馀,两螯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如”。
宋代的《续博物志》也有类似记载“蝤蛑,大有力,能与虎斗,螯能剪*人”,可见其凶猛。而上面两段也都提到了青蟹凶猛的武器——两只大而有力的螯,当然,两螯特别凶猛之余,也特别肥美。
青蟹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分为肉蟹和膏蟹,一般肉蟹是指脱壳后肉渐丰满厚实的公蟹或未受精的母蟹。膏蟹,则一般是指受精后性腺成熟的母蟹,膏肥甘香,其中膏特别饱满的,壳里透着赤红色的,还会被称为赤蟹。
在吃过无数海鲜的潮汕人心里,青蟹的地位仍非常高,可见其有多么鲜美。而青蟹里的赤蟹,在潮汕可谓备受推崇,甚至有一个词叫“红膏赤蟹”,用于形容一个人面色特别好。
青蟹在古代美食家心里,也占有一定的分量,苏轼就写过一首,名为《丁公默送蝤蛑》,背景大概就是苏轼的好友丁公默给他送了两只青蟹,苏轼这个美食家兼职诗人,吃完不由诗兴大发,落笔挥毫: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