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糟鳗鱼做法配料,连江糟鳗做法大全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1 00:43:48

作者:平川

过了白露,暑热渐褪,一切都变得气定神闲。

对于南方人来说,白露这个节气是个分水岭,左手为夏,右手是秋,过了这个分水岭,人也像一尾鱼游进一泓清泉,与自然一气共流转,显现着和谐的步调。

白露鳗鱼霜降蟹。

福州风俗,白露日是要吃龙眼的,食罢陆上的龙眼,自然而然,他们又惦记起水里的鳗鲡来了。

01

鳗鲡是鳗鲡科、鳗鲡属鱼类(俗称鳗鱼)的统称。

我的家乡是海岛,小时候,吃到的鳗鱼都是青鳗(黑鳗),到了福州之后,才认识了个头比海鳗小得多的河鳗。

很长一段时间,我为鳗鱼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纠结不已。

连江糟鳗鱼做法配料,连江糟鳗做法大全(1)

其实,鳗鱼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它原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溯河到淡水的河川里长大后,变为成鳗。到了夏天,成鳗开始降海洄游,到海里产卵。福州的闽江口,是鳗鲡的重要产地。

也就是说,鳗鱼的一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从最初的鱼卵,到叶状幼体(柳叶鳗),都是在不为人知的海域里发生、并乘着洋流向海岸漂流。到了大陆架附近,叶状幼体会变成典型的鳗鱼形状——

此时它们依然是透明的,因此被称为玻璃鳗。在微咸水(盐和淡水的混合物)中,它的海洋身体,为了逐渐适应未来的淡水生活,颜色开始变暗,被称为鳗线。

闽江口的鳗线,是养殖业鳗苗的重要来源。

当你在江边看到捕捉来的鳗线,它史诗般的洄游,已经完成了一半了。进入内河的鳗鱼,逐渐生长,变成黄鳗。

连江糟鳗鱼做法配料,连江糟鳗做法大全(2)

在淡水生态里,鳗鱼是顶级捕食者,体型会变得庞大。

成鳗成长到15岁到30岁,突然便有了交配的冲动,于是,它们收拾行李,开始向大海进发。海水里的鳗鱼,颜色变深,称为黑鳗,到了深海,经历了一场翻江倒海、酣畅淋漓的交配,然后,心甘情愿地死去。

当然,是否能成功洄游到大海并交配,还得看当地人的眼色。

如果运气不好,不是被福州人捉去炖老酒,被连江人摆在案上打鱼丸,被长乐人做成炸糟鳗,就是被平潭人高高挂起,做成美味的风干鳗鱼鲞。

02

感觉鳗鱼的一生,就是专为福州人民(虽然长江口以南都有鳗鱼)送福利、也作斗争的一生。

鳗鱼是肉食鱼类,营养比一般海鱼丰富。无论鲜吃、淡腌、制糟鳗,还是做油炸,怎么做都好吃,因此备受沿海人的青睐。

连江糟鳗鱼做法配料,连江糟鳗做法大全(3)

小时候,吃的最多的是鳗鱼鲞,与地瓜稀饭简直就是绝配。相对于鲜鱼,鳗鱼鲞易于储存,而且,鳗鱼鲞是鱼鲞中的贵族,油润生光,鲜香绝伦。

杂糅进阳光味道的鳗鱼,一下脱胎换骨,是海边人心心念念的美味。

做鳗鱼鲞是个技术活。

劈鳗鱼要从背部下刀,从鳗鱼的尾部,沿中间的背脊骨直劈头部至吻端,最大限度地将鱼身摊开来,以利于让它拥有充分的受风面积。

海边风大,适合制鳗鲞。不但不易变质、发油,还无恼人的蚊蝇,只要将劈好的肥美鳗鱼,挂在避阳通风处,慢慢风干。吃的时候上锅蒸即可。

老家人吃活鳗,也喜欢炖,认为这样很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全鳗鱼的营养。

闽菜中有一道名菜,叫半酒炖河鳗。

将河鳗用老酒、或者用当地的青红酒醉过,再从鳗鱼的下颚部及肚脐眼剪两个口子,用筷子插入鱼肚,360度旋转,去除内脏。再用60℃的热水,洗去鱼身上的粘液。

连江糟鳗鱼做法配料,连江糟鳗做法大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