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氾水长鱼面,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乳白色的长鱼汤,面条既筋道又软绵可口。
氾水素鸡,相传汜水素鸡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厨师将卜页制成多种食品,其中就有素鸡。当时称为“素大肠”。到清代晚期,氾水厨师朱正,在当时素大肠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天然植物香料,经过很多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现在的汜水素鸡。汜水素鸡,纯天然绿色食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软绵可口。
宝应嘶马拉豆腐,这道菜的主料是晶莹细嫩的豆腐。配料是菠菜、香菇、竹笋、蒜叶等。调料有素油、麻油、白糖、酱油、姜末、胡椒粉、味精、盐等。
宝应粘食子饼,将糯米面掺和一些米面,包上芝麻笋、豆沙的馅心,做成圆形小饼,小火炙烤熟。可直接食用,煮粥或煮烫饭时放在里面,很好吃,耐饥饿。
宝应“驴打滚”,用糯米粉和面,掌握好面团的柔软度,馅心有小乌菜、荠菜、菠菜、香菇、葱蒜,配上姜沫、肉沫等食材,吃完这道菜,醇香扑面,食欲大开,而且胃暖气爽,唇齿留香。
宝应烧饼,宝应城烧饼店很多,名气大一点可能是卢记烧饼店,原名卢源顺烧饼店,相传早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宝应城内鱼市口就开设了一家“卢源顺烧饼店”,店主人叫卢伟寅,后来加了“卢记”两字,宝应人就称“卢记烧饼店”。据我所知,“卢记烧饼店”现在宝应有好几家。
卢记烧饼店,品种丰富。目前,除了保留原来的椒盐、葱油、萝卜丝、糖油等传统烧饼外,还新增加了肉松、细沙、翡翠、生肉、枣泥、荠菜、糯米、芹菜、枸杞等几十个品种。
宝应子婴羊肉,远近闻名。煮熟后并剔了骨的山羊肉,再做成“三羊”(汤羊、红羊、冰羊),三羊既是餐桌上的三道美菜,又是调养体质的食疗佳品。
宝应山阳猪头肉,在宝应饭桌上的各色菜肴中,一碗腌猪头肉是待客必备菜。相传早在民国初年,山阳镇就有一家程氏炕坊,每年冬天都要腌制许多猪头,猪头肉熟而不烂,有诱人的腊香味。
宝应的“韭菜涨蛋”,宝应人囗头弹: “韭菜吃的头和尾”。 头刀的韭菜很好吃的,所谓: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杜工 部亦有诗句: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 黄粱”。 秋末的最后一刀韭菜也是很好吃的。
宝应韭菜炒螺蛳肉,一般在清明前吃这道菜,过了清明,韭菜也不嫩不香了,螺蛳肉也老了不鲜了。这道菜是亮眼明目的,吃了对眼睛有好处。
宝应炝菜,是一个特色,炝,炝菜是宝应人常用的烹调方法,把要炝的菜洗净,然后用沸水烫一下或略煮一下,还可以是高温的“高汤”,宝应的炝菜有:炝荠菜、炝药芹、炝萝卜,可以炝各种凉菜。
宝应杂烩,也称之为“头菜”或“三鲜”,这一道菜有:大白菜、粉皮、鹌鹑蛋、肉膘、鸡丝、肉丝、杂菜、鱼丸、肉丸。“坨子”等大杂烩。这一道菜是宝应的“八大碗”、“六碗四盘”必用的菜。
宝应乔家白酒,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等系列名酒。
宝应人有口福,宝应美食琳琅满目,花色繁多,大饭店小吃店加上流动摊位数不胜数。
随着宝应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宝应有很多人都喜欢在外吃早点晚茶。宝应人把吃食看成是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
宝应人早上接待客人一般会去大一点酒店,吃早茶全包宴,有数十种口味各异的包子,模样也有差别,烧卖状的、包子状的、饺子状的。
我早上一般喜欢去米兰黑鱼港吃黑鱼面,去藏苏羊肉馆吃羊肉面,去明朗吃牛肉面。据我所知,宝应早点:东门街马家的面和馄饨,亚细亚西边巷子的鸭血粉丝,大昌路上的长鱼面、鸡汤面,甲鱼粥、大街小巷的凉粉、元霄、三毛麻辣烫、年糕、麻辣干子、炸鸡柳、臭干子、油条、油杠子、油饼、金刚脐、烧饼、锅贴、里脊肉夹镆、烤肉饼、山西刀削面、豆腐饼、赤豆元宵、鸡汤馄饨等等。
宝应人下午,砂锅遍布全城,一碗砂锅里有山芋粉粉丝、鸡蛋、香肠、青菜等各式蔬菜,然后集中屯于食器砂锅中,加盐和荤汤烧开后再用小火炖几分钟即可食用。
每近日暮,则帐篷四起,大火逐升,很多人悠然而至。夜市有:小肥羊火锅,兹其斋火锅,福建小吃里,山寨鸡,烤鱼、铁板烧、掌中宝,鸭脖子、龙虾、肥肠砂锅、烧烤脆骨等等。
宝应的美食,总能让人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味,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
本文系泽文梦笔(ID:zewenfjg)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