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能是地球上食谱最丰富的生物,虽然我们不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但是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这让我们成为顶级捕食者。
纵观超市或菜市场的肉类,我们很难看到马肉,我相信也很少有人吃过马肉,作为食草有蹄类动物,本来应该很容易成为人类的食物(比如牛、羊、鹿等等)。
最重要的是,马肉比牛肉更健康,因为马肉脂肪含量更低,而蛋白质含量更高,并且含有更多的omega-3脂肪酸(一种人类自身无法合成,却是人体必要营养物质)。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马肉是有成为受欢迎肉类的潜质,但是它却没有进入我们的常规菜单。
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总结起来就是经济效益问题和人类情感问题。
经济效益问题
是否成为食物的第一关是能不能吃,很明显马肉没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好不好吃!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虽然马的肌肉含量很高,但是马肉的味道还是可以的,只是有一点点独特的风味(具体什么味道不清楚),据说有点像是野生山羊肉的味道。
不算难吃的马肉,却没有成为主流食物是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它的经济效益很低!
作为一个肌肉发达的“运动型选手”,马不能高效的把草和谷物转化成肉,换句话,100斤的草可能可以得到1斤的牛肉或羊肉,但是马却只能长半斤的肉。
图为:马的大肠子图解
另外,从养殖难易程度来说,马也是更难养的,因为马的生存策略是“少吃多餐”!
所有食草动物都会面临消化草的问题,因为它们也缺少消化纤维的酶,只能依靠体内的微生物来帮助消化,所以它们只能让草停留在体内更长时间。
而进化的随机性给了食草动物两个选择,一种是有足够大的胃,就像牛羊一样(这就是它们肚子总是鼓鼓的原因),另一种是足够长的肠。
很明显马选择了第二种,是不是为了更好奔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它每次吃得更少了。
这种进食方式对于忙碌的农场主来说,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照看它。
作为一个理性的农场主是不会把马当作食物来喂养的,因为做同样的工作,产出却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