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的采样虽不常见,但是可能会遇到,也顺便科普下~
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 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所以,在此请被采样者张大嘴巴,充分暴露口腔双侧的扁桃体和咽后壁,也请采样人员按照培训的方法,正确采样。合格的标本才能及时帮我们查明致病原。
基本公卫服务宣传平台,赞81
在做核酸检测时,
相信有不少医护采样人员、登记人员、运输人员和
“管长”好奇过这个问题,
管内的红色液体究竟是个啥?
万一不小心沾在手上,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该如何处理呢?
病毒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
核酸检测管中的红色液体是一种病毒保存液,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多种常见病毒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工作,便于后续的核酸提取或纯化等实验。
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哪些成分?
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主要成分有胍盐、双咪唑烷、酚红、缓冲液等。
(1)胍盐
胍盐是病毒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使病毒失去活性和感染能力。常用的胍盐有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相关研究表明[1],含胍盐的灭活保存管能有效保存多种病毒核酸。对于20合1混采的采集管,要求管内含11~12毫升胍盐或其他有效病毒灭活剂的保存液[2]。胍盐在水溶液中最终会水解成氨和尿素,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一般对人体是无害的。
(2)双咪唑烷
保存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双咪唑烷,因其有一定的*菌抑菌作用,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我们常用的部分面膜、乳液中也有添加,只要剂量在允许范围内,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