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驴肉火烧是中国北方汉族小吃一种,发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广泛流传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县的漕河地区历史最为悠久。
作为河北省餐饮文化中心的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发源地,而处于这一河北餐饮中心的驴肉火烧经过勤劳的保定人民多少代人不断地发展和推广,已经称为了名副其实的除了“铁球、面酱、春不老”之外的保定第四宝。走在保定的街头很有特色的一道景观便是随处可见的驴肉火烧小吃摊,可以说,驴肉火烧这一名吃已经融入了保定普通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保定成规模的驴肉火烧连锁店有: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等,这些专门的美食店干净卫生,各有所长,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周边城市,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
“保定三宝”之一的面酱,是当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蔬菜瓜果沾上点酱特别爽口。
保定面酱主要是指甜酱,是北方面食中一种不可少的佐料。普通吃烙饼、薄饼、家常饼,都爱涂上一层甜酱,裹大葱,吃炸酱拌拉面,甜酱更是主要的原料。保定府的甜酱,远近闻名,足见用途甚广。据载,前清宫里的御厨房,烧慈禧太后爱吃的酱肘子、酱羊肉,非用保定的甜酱不可,而且太后能在菜中分辨出真假货来,光禄寺(掌管御膳房的机关)丝毫不敢马虎。北京也有几家大酱园,都是请保定的师傅去传授手艺,这些家也很出名,品质也高,我们常常吃,还分不出他们各家的高下区别。中国菜本来有“咸中有味淡中鲜”的说法,便是烹调中的三味。酱瓜炒野鸡丝,据说也是宫庭中传出来的菜,北京仿膳(在北海公园内,过去就是御厨房的师傅出来掌勺的)冬季也卖这样菜。河北民间家常菜中有一样虾米酱,是用虾干、瘦肉丁、冬笋、冬菇丁用黄酱炒的,黄酱是用黄豆晒制的,鲜而不带甜味在保定也是著名的,极合南方人的口味。
先用水和面,不经发酵即上笼蒸熟,再经伏天日晒加温发酵,秋冬就能吃,酱香味美。陈年老酱的做法与甜酱做法略有不同:起初也是先将面用水和好,待其发酵上笼屉蒸熟,然后再用日光照射升温发酵,经过三个伏天才成为产品,待大部分水分被蒸发以后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像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绸,红中透黄。
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甜酱好,完全是用上等面粉晒的,甜酱腌的瓜菜也有特色,我们冬季在保定吃山鸡炒酱瓜丝,酒楼把野鸡也切成丝,和酱瓜抢火合炒,鲜腴脆嫩,和淡入味,还真是一生中很少吃到的好菜,这就是保定的酱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胶制以后,不失原来的菜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