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寒松赋全文翻译,寒山吟原文及翻译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0:31:41

作者王勃,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文学家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八月,我到蜀地旅游,想在葱茏茅草之中寻找清溪幽涧,于是便爬上幽邃的山路,攀登陡峭的石阶,来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但见一棵松树。这棵松树顶着霜雪屹立着,苍翠的枝干高达百丈,再大的树也没有超过它的伟岸。只可惜,这松树长得不是地方,即便有超群的材质,埋没于此地,人们又怎么能认识它呢?原来事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情理是一样的。我于是有所感触,兴之所至,就写了这篇赋:

涧底寒松赋全文翻译,寒山吟原文及翻译(1)

松树长在幽深的涧谷,树干高峻,根深临水,它什么时候寄寓在这天地之间的?受大自然雨露润泽了多少年?你看那些应季的花卉随着时节环境变化着,于是会知道世俗之态的浅薄浮泛,而这棵松却形态俊伟、气派、磊落,显出不同其它凡俗的风采。它繁翠的叶子在冷风中吟啸,苍劲的枝条在寒雪中振奋,可惜其难以遇见明鉴之人,只能保持自己贞纯坚定的节操了,攀附青翠的山崖,太过疲累,它于是熄灭了伸向高远天空的愿望,算了吧。原来,物微则受用者多,才大则施恩者少。当然,长成这般栋梁之材,也不是那些椽子木条等材质所能替代的,但空有远大抱负而内心实在委屈啊,于是便有了才高而位下这种局面。既然自然界物类也有这种情况,我为什么要悲伤呢?

涧底寒松赋全文翻译,寒山吟原文及翻译(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