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
(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
如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社会制度有何不同?
如前文(一)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西方社会制度都是组织管理制度,都遵循同样的组织管理制度底层逻辑:公平和效率。
哪种社会制度更符合这逻辑,哪种社会制度就更合理,社会结构就更稳定,社会凝聚力就越强,社会的整体效能就更高,社会就能获得更稳步长远的发展。
前文(一)解释了什么是组织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率。本文则从历史和从公平效率的角度对两种社会制度中核心的制度分析。
社会制度主要分两类:
一种是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中核心的是所有权制度,它代表经济利益的分配原则;另一种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核心的是选举制度,它代表执政权力的产生原则。
以下谈谈所有权制度。
我国所有权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有经济为补充的所有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们通过对社会公平和效率两者矛盾认识的提高来对社会制度不断改进的过程。
一、 我国建国时为什么是公有制制度。
中国自秦汉至明清各朝,都是土地私有制制度社会,没有什么不同,无非一个大地主换了另一个大地主,逃不过二三百年轮回。为什么?因为私有制制度没有照顾到社会公平,每到朝代末期都民不潦生,最后社会崩溃。
为什么农业私有制社会始终会形成这个死循环?
因为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度造成的。
史上每一新朝初期都会对底层农民进行分地,每朝代初期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大量以农业家庭为单位的这种小私有经济体,大量的占有资源性资产“土地”的小私有经济体得到保护和发展是朝代初期时的社会经济特点。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是最稳固的,因为作为底层结构的最大量农业家庭为单位的小私有经济体保有资源性资产“土地”,并得到保护和发展。
得益于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立朝初期一般经过三、四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上就会进入盛世时期;然后在百年左右的中期,因为私有制经济的无管控发展,重新垄断大量土地的各地豪强再次形成势力,社会矛盾就会突显。
中期之后,这些各地豪强就会由一个个关系圈子演变为地主豪强阶层。对上侵蚀国家权力,对下侵吞土地资产。这时大量的农业家庭这种小私有经济体会被消灭,标志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各地地主的雇农阶层。
因此,历朝在初期时的治理,一般是对官员体系的治理,到了中期之后,重点则成为处理中央与地方豪强阶层的矛盾。到了后期,作为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基础的小私有经济体阶层已经薄弱无比,社会积贫积弱,积重难返。
为什么历史上每一朝代都会如此循环演变?
因为私有制。私有制制度本身没有支持共同富裕的基础和逻辑,不具备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私有制遵循的逻辑是:按能分配。
按能分配是商品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规律的分配原则。现今社会同样如此。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经济个体在同一生产力水平,相同劳动效率下可以体现按劳分配。
但在社会分工中各地各行业各企业条件水平参差不同的情况下,实际是遵循按能分配的原则。谁能使生产经营取得更大效能,谁就能获得更大收益。
就市场经济按能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来说,没有什么不合理,这原则是微观层面市场经济个体运营遵循的客观规律。
但这个原则规律如果不与私有资本垄断土地、私有资本垄断市场、私有资本垄断技术、私有资本侵占权力等现象切割开来,这原则规律不受宏观层面的管控,就会成为对社会大众最大的不公平。
正是因为看到私有制的缺点和弊端,新中国建国时采用了公有制制度。希望能建立一个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公平社会。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什么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有经济为补充的所有权制度。
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改进,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人们在社会矛盾关系处理和认识后,一步一步改进的。我国所有权制度的改变也是如此。
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我国认识到一系列矛盾关系问题。在商品交换社会中,有货币就会有资本,有交换就会有市场。不断厘清了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矛盾关系,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矛盾关系,自由和管控的矛盾关系。
其中主要是“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矛盾关系”。
社会经济的基础是由一个个的经济个体组成的,单一的公有制会抹*各经济个体的差异性,并不符合组织管理中的对等公平原则,不利于发挥经济个体的主观积极性,不利于基层经济组织的发展。
因此,我国在制度上确认了民营私有经济的合理合法性,并鼓励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由此,我国形成了以民营私有制、市场经济规律等作为社会经济微观运行的法则,保障基层经济组织的活力和效率;以公有制、政府政策调控作为社会经济宏观治理法则,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和公平的制度体制。
三、根据历史上社会制度的演变,理解我国社会制度中所有权制度改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秦朝取消宗亲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极大提高了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隋、唐之后实行的科举制,打破了当时贵族阶层对行政权力的垄断,也同样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极大进步。这些制度的变革,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皆遵循其制度。
健全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有经济为补充的所有权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这不仅是中国自古以来社会管理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世界人类史上为建立和谐社会社会管理制度的伟大制度创新。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有权制度更是现今社会与中国几千年来私有制社会区别开来的新制度,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制度建设首先要有正确思想理论为指导,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权制度的思想理论建设,需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权制度建设,对我国今后各方面经济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稳固社会经济结构基础。
四、应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权制度的思想理论。
现有的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有经济为补充的所有权制度不是凭空臆想而来的,是我国政府从历史、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大方向大框架上,无疑是正确的。
现有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有经济为补充的所有权制度在具体操作方面的思想理论上是有缺失的,极需要思想理论作为指导。 如何理解从而发挥公有制和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所有权制度中的作用,解决所有权制度在组织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关系问题是健全思想理论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所有权制度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所有权制度是社会组织统一制定的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流动规则。它需要符合社会大众对公平的合理要求,为大众所接受。也需要符合社会组织对组织效率最大化的要求。
它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经济工作中公平和效率的矛盾统一关系。所有权制度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矛盾关系。
私有制和公有制不能简单说,谁对谁好。应根据各自不同功能,发挥其对社会组织管理有利的功能,抑制其对社会发展不利的作用。
因此,以下先分别讨论私有制和公有制各自特点,和各自应承担的角色功能。
2、私有制的特点与功能
私有制的特点是强调个体单位的权力与自由,支持竞争,遵循的是市场经济按能分配的原则。具有自然属性,但它竞争的基础并不是公平竞争,自然世界的物竞天择,从来不包括公平这成分因素。
私有制对社会组织有利的作用是什么?
私有制承认社会组织个体独立存在的权力,有独立发挥作用的自由,承认组织个体之间差异。在微观层面使基层个体、基层组织具有了活力,并按市场经济按能分配原则,在社会基层经济活动中建立了有利于生产效率更高的资源分配流动方式。
私有制对社会组织管理不利的作用是什么?
私有制中,组织个体重视自身利益,无视其它组织个体利益,无视社会组织整体利益。先发展强大的组织个体会控制其他组织个体,会侵蚀组织管理权力、会影响和改变组织管理规则,以有利于自身。私有制度本身不具备共同富裕的逻辑,不具备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无论是我国几千年来私有制社会的轮回,还是现代西方私有制社会的社会现状,都可以让现在的人们清楚看到私有制制度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私有制经济,市场看不见的手就是资本逐利的手。市场经济的弊端就是私有制经济的弊端。同样,市场经济的作用和优点也就是私有制经济的作用和优点。
4、公有制的特点与功能
公有制的特点是强调组织的统一和团结。重视组织整体的效能,它是社会组织从整体均衡、长远发展的角度去对社会财富再分配,遵循的是能为组织最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公平原则。具有社会属性。
公有制对社会组织的有利作用是什么?
社会组织中各基层组织是各自独立的,但它们对整体来讲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能单独存在。各基层组织之间的发展速度经常不是一致的,利益也不是一致的,常常会造成财富和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和冲突。因为私有制的独立个体性和利己性,私有制不具有平衡、协调这种矛盾的功能,会造成对其它组织单位和阶层的利益损害,进而对整个社会组织的稳定和团结造成损害。 公有制却能从全局整体利益出发、从长远发展考虑对社会资源财富分配进行宏观规划,使社会各阶层更好地协调发展。因此公有制对社会组织具有稳定整体结构,协调各部利益,维护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功能。
公有制的实行比私有制要难,难在没经验可参照,相比私有制,公有制是新制度新事物,而私有制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和西方私有制社会发展史,对私有制人们更容易理解和看清。而怎样才算是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合理的公有制制度是要靠摸索和实践检验。因此在这里面,尝试从基本逻辑,从历史史实中去总结。
5、公有制制度建设思想理论框架:
如何发挥公有制制度的作用?
公有制制度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具有稳定整体结构,协调各部利益,维护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功能。
(一)那么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结构模式?
从社会经济结构划分社会阶层,可大致分为中央(国家资产),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普通居民阶层(小私有经济体)。
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看,一个稳固的社会经济结构模式是每个朝代初期时社会经济结构表现出来的结构状态:大量占有资源性资产“土地”的小私有经济体得到保护和发展。而且这种经济结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进入盛世时期的基础,之后国家由盛转衰也是因为这个社会经济结构被打破,而使民贫国弱。在农业社会,小私有经济体主要指农业家庭,在现今社会,小私有经济体则应指农业家庭和城市居民家庭。
公有制制度的第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建立这个稳固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土地所有权公有制制度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土地所有权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持有,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归当地城乡居民享有,可以以基层的村乡集体股份公司、小区及街道办业主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联合经营。
只要在经济结构底层的以城乡居民家庭为单位的小私有经济体保有资源性资产“土地”的生产经营收益权,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基础的小私有经济体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只有作为经济基础结构的小私有经济体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整个社会经济才会有蓬勃发展的潜力。
从另一方面看,土地这一生产资源要素,是维护社会组织所有成员利益,维护社会组织统一团结,维护社会组织公平原则的最重要要素。不同于资本要素,也不同于技术要素。资本是必须要流动起来的,技术的获取是有门槛的。从资本和技术要素的自身特性来说,是不需要大多数人的。科技越是进步,设备越是先进,普通人的一般性劳动在可见的将来都将被智能机器取代。
资本集中才有效率,技术进步更解放人力。
只有土地这要素才具有能承载人,不排斥人的特性。一块土地上,谁真正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增殖权,谁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谁掌握房屋的所有权经营权能享有租赁收益权增殖权,谁才是房东。
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有很多焦虑情绪?因为很多城乡居民对未来很茫然,如果乡村居民有幸还有块土地,城镇居民则基本成了雇工群体。雇工群体会是这城市的主人吗?雇工群体靠什么争取一个未来?靠雇工们的勤劳汗水吗?
是由少数人通过掌握资金、掌握技术、掌握市场从而使社会大众为企业、资本服务?还是大多数人通过掌握土地引导资金、技术,使资本、技术服务于社会?前者就是西方私有制社会现今的现状。
(二)公有制如何协调组织各部利益?
公有制是相对于私有制的,出发点是整体利益,因此首先应分清公共利益和私有利益,使两者互不侵害。
对小私有经济体、中小民营私有企业等社会经济基层个体国家应鼓励促进其发展,国家正是这样做。而对于与公共权益开始有交集、有矛盾的大公司大资本,则应立法管控其经营行为不可损害公共权益。简单来说,就是控大放小。
私有资本是如何侵害公共权益的,感谢西方私有制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具体案例来参照,这些案例包含了金融、医疗、教育、保险、军工等行业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总结这些案例,杜绝这些侵害公共权益的行为,可以说就发挥出了公有制的协调作用。
(三)公有制如何维护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私有资本是希望求得最大利润的,货币只怕是私有资本最不喜欢的持有形式,资源性资产才是私有资本乐于持有的财富形式,但获得并实现利润的最快方式是交易,要在交易中获得最大利润则要靠价格的大幅波动。每次经济波动经济危机,是普通老百姓(包括中产阶层)的灾难,却是私有资本的大机会。在西方私有制社会中,经济危机基本是无可避免和无解的。因为私有资本可以从做高经济产生经济泡沫中获利,也可以从做空经济中获利。
总之,私有大资本是希望经济有波动的,希望价格有大波动的,有波动才会有机会,并会主动制造符合自己利益的波动。西方私有制社会的社会制度是有利于私有资本的制度。
但在有公有制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私有资本行为可以受到管控,控制资金的突然大量进入和突然大量流出的行为,控制资本有意做多和做空、人为操控价格的行为。并且有国家资本可以稳定经济运行。
结尾:以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矛盾关系,从私有制和公有制的特点,从我国历史和西方私有制社会现状,去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