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具体要求的近义词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4:27:13

要求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具体要求的近义词(1)

前言

看到李萍参加户外联盟虎跳峡高路徒步的感受,小编想起了七月份,课程中心邀请郑委老师讲的一堂网络课——“与其执着要求,不如直面需求”。

课堂上,郑委老师多次强调“要求”和“需求”不容易区分,让大家要反复读PPT上的句子,读上100遍,可能就能分清楚了。

1.“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要求”也分为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2.物质需求要求越旺盛,精神需求越匮乏。

在物质上过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人,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都不会过度地追求物质。

3.“精神需求”越被满足,物质需求要求就越少。

执着“精神要求”比执着“物质要求”更可怕。

"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你爱我!"

生命本就圆满具足,精神需求只需要勇敢的相信、坚定的爱。

也就是“我相信自己生命都有!我可以爱一切可爱!”

物质需求的满足知足就好,精神需求的满足奉献就好。

4.物质需求可以通过要求得到,精神需求是美好的,精神需求通过要求永远都得不到。

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依附于“要”,越要越没有,越给予越拥有。

5.每一个要求的背后都隐藏着真实的内心需求

可悲的是,很多人用要求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一生活在无明中无法醒来。

6.要求的得到满足不了精神需求,精神需求需要真实表达和勇敢奉献才能得到。

7.需求往往不自知,要求真的很明确。

重温完上面PPT的内容后,大家再来阅读李萍的感受,看是否能分清“要求”和“需求”。


正文

文 |李萍

一直都很向往户外活动,看到报名链接出来的那一刻,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单纯的想去体验这个过程,想带着一颗心去感受美丽的风景,。

第一天早上,组长长宝在车上让我负责照顾好我们组的每一位女士。

我随口就答应了下来,内心深处却冒出一个声音:“我也需要被关注、被照顾”,但我并没有说出来。

我看到自己总会积极地去做一些事情,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是我一惯的模式。

那天早晨很冷,我的手很冰凉,刘敏坐在我旁边一直握着我的手帮我暖手,我和她是第一次见面相互并不认识,但在那一刻我感受到被呵护的感觉,心里暖暖的。

当我靠在她的肩上,告诉她这是我一直所渴望的关爱时,我感受到那个当下我很开心,很满足。

在信任行走环节,长宝牵着蒙住眼的我往前赶路,我没有一点儿担心和害怕,但是爬坡的过程中我体力有点跟不上,一直在喘气,可长宝并没有想停下来的意思。

我突然看到自己一直追求好,想要用表现好来换取认可。我那么努力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和需求,而忽略自己的感受,难道我的需求和感受就不重要吗?我告诉长宝:“我需要歇一歇。”

我们停了下来,我靠在长宝的怀里哭了好久好久。长宝一句话没说,默默地守护着我,让在他怀里哭泣,我感觉很安全、很放松、很踏实。

后面的几天,长宝对我、对我们组每个人都很照顾,他会主动牵着我们、陪着我们一起走。原来我也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我是可以不用逞强的,过往我都活在了我的认为里。

我在结营仪式上对长宝表达,感恩他这一路的陪伴和给我带来的看见,以及这些美好的体验。

第二天去石头城的路上,我们在山坡上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双眼饱含着泪水,不记得是哪位家人提到了“妈妈”,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子强老师看到后,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后来我还抱着子强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哭得稀里哗啦,子强老师鼓励我把内心想说的话喊出来。

我对着山川河流哭着喊出:“妈妈我可以不满足你吗?我可以做我自己吗?”

我看见自己为了满足身边人的期待,一直压抑着自己,原来我是这么的美好。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让妈妈开心,一直认为只要满足了妈妈,她就能开心。最近几天,因为姐夫的事情,妈妈不开心,我压力很大,感觉很无力、很无助。

原来,我可以不用什么事情都去满足妈妈;原来,我是可以去跟妈妈表达自己感受的;原来,我是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的,我缺的只是学习如何践行真正的孝。

我有方向了,可以不用再背负妈妈的情绪了,心也轻松敞亮了。

第三天猜守护天使的环节,看到家人们脸上充满了惊喜,我很无感,因为我的守护天使在开营第一天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我,这一路上他也没能守护到我。

晚上活动结束回到房间,刘敏一直追问我的感受。我认为没什么,我的守护天使一路走下来很吃力了,他能把自己照顾好已经很好了,我不需要他的守护。

刘敏依然让我找找感受。我再次用心去感受自己,我内心是渴望“被重视”和“被守护”的,但讲道理说服了自己。

次日,在刘敏的鼓励下,我找老师教我向我的守护天使表达了我的需求。

当我拉着他的手,盯着他的眼睛,问他:“我重要吗?”他也看到自己对待熟悉的人一直都很随意,没有去在意和感受别人的感受。

这样的正向表达,让我们俩个人的心更加地靠近了,真的很美好!

特别感恩刘敏的推动,在她感受到我有需求、内心深处有渴望的时候,引导我向内看、并督促我勇敢去面对。短短的五天时间,我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和力量,我们的心贴的很近很近。

让我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我的内心非常的喜悦、满足,深受滋养,相信这些美好的体验会伴随我很久很久。

感恩波波老师、子强老师、栋哥、超良和所有的家人们,感恩遇见,感恩你们的守护和帮助,期待下次活动再聚。

要求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具体要求的近义词(2)

大家分清楚“要求”和“需求”了吗?如果还不是很清楚,可以不断地读前言中的7句话。

小编想说,太多的人通过“要求”的方式想达到心中的“需求”,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在世界可能都有相应的缺失,这份缺失让我们想通过外求来满足,那有可能就变成了“要求”。

“要求”无论得到或得不到,可能内心的“需求”都不会被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人全力以赴地努力,得到的越多,反而越不满足,甚至更空虚的原因。

而真正的“需求”一旦被满足,我们内在世界就会丰盈起来。

在“与其执着要求,不如直面需求”网络课的最后,郑委老师总结人这一生最大的需求就是:成为一个有相信有热爱的美好的人。

生而为人,高贵太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

真实的需求需勇敢表达(真相)

阴影经不起阳光的照射,生命需要真爱融化*,生命需要坚信战胜恐惧

看见真实的需求,敢于表达获取爱的接纳;看见耀眼的真相,敢于直面获取信的力量

直面自己的自我和自私,勇敢的去爱去相信,迎来那个圆满具足的自己。

精神上的需求——你需要什么,就去找到它,并勇敢感受它,直到感受到它,你就开始拥有它。

精神上的需求——你想要什么,就给出什么,一切的美好都需要通过勇敢给予和无私奉献获得。

人需求一切美好,唯有真实的美好才能激发人本有的一切美好!

最后,恭喜李萍因为勇敢和信任,找到了美好,感受到了美好,也拥有了美好。

本文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