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不仅为后来建造的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留足了位置,而且这三个重要建筑,再加上天安门城楼,四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菱形的关系,布局上也满足了美学的要求。
著名建筑专家,也参与过纪念碑设计的吴良镛先生也对这个选址高度赞扬,认为这个位置的建成效果相当好:
既给集会留出场地,又与天安门遥遥相对,让整个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群仿佛一气呵成,即使是今天来看,这个位置也是非常完美的。
确定了纪念碑位置之后,关于纪念碑要造成什么样子,接下来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
背面碑文由谁题写,彭真推荐周总理对于纪念碑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它的表现形式,对此大家的建议也非常多,有人提议用“塔”的形式,又有人说用“堂”比较好,还有人建议做成“雕像”。
为了彰显人民英雄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人民群众在献礼时瞻仰英雄,经过反复讨论,大家最终决定,采用高耸挺拔的“纪念碑”的形式。
关于纪念碑的具体设计方案,兴建委员会决定也和设计国旗和国徽一样,采取征集模式,发动广大群众,让大家都参与到纪念碑的设计中来。
征集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确定方案之前,兴建委员会一共收到了240份设计方案。
收到设计方案之后,兴建委员会随即邀请各方代表一同讨论评选,从中选取最终的设计方案。
为了今天挑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参与讨论的评委们日夜不停地开会讨论,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又从中选取了50个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基本上被归为四类:要么高一点、要么低一点,还有就是集中和平铺的争执了。
而且尽管之前已经确定了“纪念碑”的形式,但是还是有人提出来,希望做成巨型雕塑的形式。
以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代表的大多数同志,还是认可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形式,他们认为:
既然已经确立了“纪念碑”的形式,那么就要严格执行,对于其他人提出的表现英雄人物的雕塑,可以通过在碑身的浮雕来展现。
第二,高高耸立的纪念碑,既符合*撰写的碑文,也能体现人民英雄的崇高气概,所以,还是维持原定的方案不变。
后来,又经过多轮讨论,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根据这个意见,设计人员连忙出具了三份设计草图,并制作了对应的设计模型,一并呈送中央审批。
当时作为兴建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身体一直不好,三个设计草图出稿时,他并没有参与讨论,等到他检查草图时,却发现好几处不妥的地方。
他对“大平台加高,下面开三个门洞”的设计方案尤其不满意,为此他专门写了2000多字的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彭真同志陈述了这些方案存在的不足。
梁思成的这封信最终将设计理念引导到了正确的路线上,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的思想进行的。
中央经过研讨,确定了最终的方案:纪念碑碑身打破传统的扁形,而是做成方形,碑身做成空筒以方便维修,方向则确定为坐北朝南。
碑顶做成四坡的庑殿顶(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明清时为皇室和孔子殿堂才能用),碑身采用整块的花岗石,正面和背面均有题字,碑身下则为须弥座。
除此之外,整块纪念碑矗立在检阅台上,检阅台四周再设计四面浮雕,东西有门,中间设有陈列室。
碑身正面题字已经确定了由*亲自题写,*的字大气磅礴,非常适合纪念碑的气质,然后碑身背面的文字虽然内容已经拟定,但是由谁题写还没有确定。
有人提议:正面的文字是*写的,那么背面再由主席写的话最合适不过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主席的字虽然很好,但是他善写草书,为正面书写的几个大字也非常洒脱,但是纪念碑背面,还是使用楷体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