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相齐文言文注释翻译,晏子之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8:32:25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卯,遣使分赈诸州。是月,视学。

【注】建隆: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使用的年号,也是宋朝的第一个年号。

【翻译】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卯日,派遣使者分别赈济各州。这一月,太祖视察国学。

诏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像,自为赞,书于孔、颜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屡临视焉。

【注】赞:赞词,意思是称赞的话。

【翻译】下诏扩大、修茸祠堂庙宇,雕塑绘制先圣、先贤像,亲自撰写赞词,书写在孔、颜塑像的底座,让文臣分别撰写其他先贤的赞词,并多次亲临国学视察。

尝谓侍臣曰:“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于是臣庶始贵文学。

【注】为治之道:治理天下的办法。

【翻译】太祖曾经对身边的臣子说:“朕想要让所有的武将诵读诗书,懂得整军治国的道理。”从此臣下百姓开始重视文献经典。

帝尝讲求辅弼,谓左右曰:“朕闻范质居第之外,不殖货产,真宰相也!”是日,以质及王溥、魏仁浦同辅政。

【注】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殖货产:增殖财货田产。

【翻译】太祖曾经谋求辅佐大臣,对身边的人说:“我听说范质在宅第之外,不经营置办货物产业,是真正的宰相!”这天,他让范质和王溥、魏仁庸共同辅佐朝政。

旧制,宰臣上殿,命坐而议大政;其进拟差除,但入疏状,画“可”降出,奉行而已。

【注】差除,读音为chà chú ,意思是官职任命。

【翻译】按照过去的制度,宰相等重臣上殿,让他们坐在皇帝所赐的座位上议论大的朝政;他们的奏呈拟定的官职任命,只写入对政记录,皇帝说“可"降下旨意,奉行就可以了。

晏子相齐文言文注释翻译,晏子之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1)

质等自以周朝旧臣,稍存形迹,且惮帝英睿,乃请用札子,面取旨,退,各疏其事,同列书字以志。

【翻译】范质等人自认为是后周旧朝的臣子,过去所作所为有些问题,而且害怕宋太祖英明聪慧,就请示使用"札子”,当面领取旨意,退回去后各自写下自己的意见和办法,共同在“札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来记录(而后呈递皇帝裁决)。

从之,坐论之礼遂废。二年春正月,度民田。周世宗末年,尝命官诣诸州度民田,而使者多不称。至是,帝谓侍臣曰:“度田盖欲勤恤小民,而民敝愈甚,今当精择其人。”

【翻译】宋太祖同意,君臣共坐论事的礼制就被废除了。建隆二年春正月,丈量民田。周世宗末年,曾经命令官吏到各州丈量民田,但是使臣大多不称职。到这个时候,太祖对侍臣说:“丈量民田本来是要忧虑怜惜百姓,但百姓的疲惫更加严重。现在应当精心选择合适的官员。”

遂分遣常参官诣诸州。寻诏州县课民种植,长吏以春秋巡视,著为令,又置义仓,官所收二税,每一石别输一斗,贮之以备凶歉。

【注】课:1、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2、征收赋税;差派劳役。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3、占卜。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翻译】于是分别派遣常参官到各个州郡。不久,诏令州县督促百姓种田,长官在春秋两季巡视,记载下来作为法令。又设置义仓,官府收取的两税,每一石中取出一斗,贮存起来防备荒年歉收。

乾德元年秋七月,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庑,指白起像曰:“起*已降,不武之甚,岂宜受享!”命去之。

【注】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旧称“太公庙、太公尚父庙”,专门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庙宇,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废止于明太祖洪武年间。

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不武:讲究武德。

【翻译】乾德元年秋七月,太祖到武成王庙,观看两庑,指着白起的塑像说:“白起*死已经投降的人,很是不讲武德,哪里适合享受配祀!”命令移去了它。

晏子相齐文言文注释翻译,晏子之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2)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初/颇好微行/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

【翻译】太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秉性自然,不故意矫揉造作以掩饰自己。接受后周禅让的初期,很喜欢便装出行。他曾经坐在寝殿,下令敞开各个门,都笔直开阔,没有遮蔽,太祖对身边人说:“这如同我的心,如果有奸邪歪曲,人人都能看得见。”

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永康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帝曰:“尔服此,众必相效。”禁之。

【注】至再至三,成语,意思是解释为一而再,再而三。

【翻译】宫中的苇帘,边缘用的都是青布,太祖经常穿的衣服,也都是浣洗过多次的。永康公主曾穿装饰着翠鸟的羽毛的短袄,太祖说:“你穿这样的衣服,大家就会效法你。”不让她再穿。

主一日劝帝以黄金饰肩舆,帝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饰以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

【翻译】有一天永康公主劝说太祖用黄全装饰肩舆,太祖说:“我拥有天下的财富,用全银装饰宫殿,财力也能够办到。只是想到我替天下掌管财富,怎么能够胡乱使用!”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

材料二

贤良曰:盖桡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质。

【翻译】贤良说:纠正弯曲的要用正直的,制止奢侈的要用质朴的。

昔者,晏子相齐,一狐裘三十载。故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翻译】从前,晏婴做齐国宰相,一件狐皮袄穿了三十年。所以百姓奢侈,就用节伶对他们做示范;百姓节俭,就用礼义对他们做示范。

方今公卿大夫子孙,诚能节车舆,适衣服,躬亲节俭,率以敦朴,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注】粥 [yù]〈动〉同“鬻”,卖。

【翻译】现在公卿大夫和他们的子孙,果真能够节减车辆,穿规定的衣服,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做敦厚朴素的表率,罢掉园池,减少田地和房屋,对内不限制市场经商,对外不管理山川湖泽的资源,使农民有土地耕种,妇女能够出卖纺织品;这样,国家就会贫富调均,社会安定,没有聚积不足的弊病了。

(选自《盐铁论·救匮》)

晏子相齐文言文注释翻译,晏子之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3)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受禅初颇好/微行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

B.受禅初/颇好微行/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

C.受禅初/颇好微行/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

D.受禅初颇好/微行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赞,文体的一种,以颂扬为主,多为韵文。文中是对孔、颜的颂扬。

B.札子,指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

C.义仓,旧时地方上为防备荒年而设置的公益粮仓,与“官仓”相对。

D.两庑,指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本文中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

D(“文庙”错,此处指唐开元年间为了祭祀姜太公仿照文庙而建造的武庙。)

1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太祖重视文教,他曾多次到国学视察,扩大、修葺祠堂庙宇,还想让所有的武将诵读诗书,以懂得整军治国的道理。

B.宋太祖同意了范质等的请求,废除了君臣共坐论事的礼制:在此以前,宰相等重臣上殿议政,可坐在皇帝赐的座位上。

C.宋太祖因范质不置办宅第以外的产业而称赏他为真宰相,又让按比例抽取官府所收的两税,贮存起来防备奸凶。

D.宋太祖在乾德元年下令将秦将白起的塑像从武成王庙配祀中移除,因为白起曾经*死已经投降的人,很是算不上勇武。

C(“奸凶”应为“荒年歉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寻诏州县课民种植,长吏以春秋巡视,著为令。

(1)不久,诏令州县督促百姓种田,长官在春秋两季巡视,记载下来作为法令。

(2)盖桡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质。

(2)纠正弯曲的要用正直的,制止奢侈的要用质朴的。

14.上位者应在哪些方面做到节俭?请依据材料简要说明。(3分)

①节减日用(车马服饰简朴);②除去园池;③减少田宅。

晏子相齐文言文注释翻译,晏子之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