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溶胶-凝胶将铁结合到硅酸盐结构中需要特殊的干燥条件,研究团队之前曾开发出一种真空干燥过程。然而,这项研究工作从头到尾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是否可以加快模拟样品的生产,并使用现成方法生产含铁的硅酸盐粉尘。研究小组研究了含铁和不含铁的微波干凝胶,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光束线I11上的总X射线散射、I22上的小角X射线散射和中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并将微波干燥的样品与相同凝胶生产的样品进行了比较,但使用传统空气烘箱和真空炉进行了常规干燥。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制作模拟粉尘样品的优良、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该研究小组希望它能被其他地方的实验室物理学家采用,但它也可以有工业应用,例如作为生产纳米结构材料的一种手段。这项研究的下一阶段是研究非晶态样品在受热时会发生什么。观测显示,老恒星喷出无定形硅酸盐矿物。一旦进入星际介质,它们最终会进入恒星形成区域,并积聚在原行星盘中。
即围绕年轻恒星旋转的致密气体和尘埃盘。在原行星盘盘中,尘埃颗粒被加热,并最终结晶成可识别的矿物。因此,原行星盘代表了恒星诞生和行星形成之间的演化阶段。原行星盘离恒星越近越热,所以了解这些矿物结晶的温度,可以告诉我们它们会在圆盘中的什么位置,以及它们在那里呆了多长时间。发现即使向硅酸盐矿物中添加少量的铁,也会极大地提高它们的结晶温度。事实上,在整个圆盘的大部分地区,任何含铁的硅酸盐都将保持无定形状态。
这与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相符,即大多数都存在富含镁的矿物。还发现在不含铁的硅酸盐中形成了少量微晶石(一种高温二氧化硅矿物)。同样,在原行星盘中也观察到了少量的SiO2,更重要的是,在星尘样本返回任务中发现的早期太阳系彗星物质中也发现了SiO2。作为太阳系中形成的第一个小行星,彗星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我们太阳系形成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储存库,这一过程本应从太阳的原行星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