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唯有立冬过后才开始大啖羊肉。尽管孜然羊肉串什么时候都能享用,但白萝卜羊杂汤、烤全羊也大多只在冬天盛行,平时惧怕其燥热甚少人吃。
而陕西人却偏偏爱在炎炎酷暑吃水盆羊肉解暑消乏,痛喝一碗羊肉汤,生嚼几头辣蒜,舒泰地淌一身热汗,温阳祛湿,成了老陕特立独行的消暑提神姿势。当然,冬天吃水盆羊肉那更是一种妙不可言让人嘴角含春的幸福之味。
������
前段时日和朋友畅游西安,我的南方胃经过几天各色浑厚面食的熏陶已叫苦不迭,但一出门,遒劲张狂的西北风一涌上来不容你半分矫情。游览观光半日后冷饿交加,热量、碳水、脂肪,孱弱的意志力仅幸存这三个词在循环播放。寻了一家澄城水盆羊肉安抚心灵和味蕾,至今那美馔的余韵仍在心尖绕梁,着实让人销魂。
一进店,独有的羊肉味道扑面而来,堂内熙熙攘攘,空桌仅余一席,仿佛是为远道而来的我们准备。环顾一周,多是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及小家庭在此就餐。看这人人一脸满足,一派峥嵘生趣,心中暗自窃喜自己似乎找到了一家挺地道的馆子。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水盆羊肉大概是像火锅一般的豪迈主义产物。直到店家介绍后,恍然领悟其实它不就是一顿声香味俱全的简餐嘛,有汤有肉有主食,是实实在在饱腹有料的乐天派啊。
爽快决定:一碗水盆羊肉,一碗羊血汤,冬天喝热汤才是肠胃的至高宣言。
羊肉一出场,汤清如泉,波光粼粼的油星微微飘荡,芫荽葱花即是清湖里的碧幽水草,腰肢软软。混合着繁复香料且醇和鲜美的汤头散发出一股和煦清香,如一池丰盈秋水,香得不单薄,鲜得很俊俏。那是一种熟悉的类似兰州牛肉面的汤水,仿佛一下子将我拽回了大学食堂的光阴中,酥软的萝卜片盈透如蝉翼,僵冷的手指触到这碗温热时一定要豪气地叫阿姨加上三勺辣子——红艳艳的倔强,飞快捧回宿舍大快朵颐,那一晚必定是如沐春风。
������
眼前这碗水盆羊肉,羊肉酥软轻薄,味美不膻,底下粉丝细软入味。配的半圆面饼,格外焦酥又有嚼劲,发出一缕麦子原纯的淡然的甜,让我着迷。唯一遗憾的是如此尤物,却只得出炉即享,没办法尽兴带走。自取的青椒小菜,我与朋友窃以为是可有可无的潦草配角。但一入口,惊叹青椒的神妙调味,微酸浮辣,吃过有丝丝回甘。我朋友尤其对这青椒赞不绝口频频下箸,真是空口吃一点儿也不咸腻,连着添了几碟方才作罢。
羊血汤里的羊血,竟然也处理得十分清爽,一点儿没有腥膻的痕迹。细小的孔洞意味着血类食物独有的风格,暗想是以羊血文火煨煮而得。煮动物血的要义精髓即在于此,火猛血易枯老,样子也不雅洁,唯有虔心温烹才能使其细腻婉转,孔洞不致太多太大,口感最为嫩滑致密。与羊肉汤不同的是,羊血汤还添了花椒粉提味儿,点睛着锦的小心思。
往饼里灌入一点青椒小咸菜,绵韧交融着咸鲜,再啜饮一口微烫的羊汤,嗦粉丝吃羊肉。一股暖流若静水流深般抚遍全身,肠胃瞬间暄软下来,他乡的陌生感与寒风的无情顿时被这餐美味消解得了无踪影。期间见桌上摆着一碟生蒜,乐于尝试的朋友入乡随俗地扒拉了起来,我噙了半头,火辣呛舌,蒜味的蛮气实在欣赏不来,只好悻悻地放弃。
水盆羊肉的美妙,代表着一种乐观、实诚、粗中藏细的西北风情,它轻盈清雅的面容,扎实妥帖的精神,滋味尤为隽美。不知是否我口味过于刁钻,以至于之后吃到的羊肉泡馍、酿皮、油泼辣子裤带面等特色名吃,似乎也并没有在心头翻涌起多少惊喜的浪花。
������
陕西人偏爱的水盆羊肉,以陕西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水盆羊肉最为有名。《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述了煮羊肉汤的技巧,指出:“羊作脔,置砂锅内,除葱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烂。”这大约是水盆羊肉的雏形,羊肉熬炖得酥酥烂烂又不散碎泄气,方食之有趣。
自古北方就是食羊重地,羊肉质地格外鲜美细嫩,我在南方就没吃过好吃的白水羊肉。汪曾祺先生说他尤其喜欢吃清蒸羊肉,去蒙古草原吃“手把肉“、“羊贝子”吃得十分开怀。“羊贝子真是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即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北方人一向遵从羊肉的原味主义,深谙食物的秉性方能尝得碧玉天成的好味道,宛如与知音心意投合,他真正的悲欢你都懂。
一家正宗的水盆羊肉店,深邃的汤锅热情地翻滚着羊肉的香气。这羊肉看起来一色不染,素面朝天,其实经过诸多秘密香辛料的长时间浸煮,将其单纯的鲜味发挥到了极致,味厚而不滞,醇鲜而不燥。案板旁师傅手起刀落将羊肉斩成大片,整齐码入碗中。
舀汤也有讲究。先在碗里倾入一勺热汤,略微搅动,再扣住羊肉,将汤重新倒回锅中。几浸几倒间,羊肉被鲜美的羊汤唤醒。新汤入碗,添进粉丝,明油葱花芫荽浮在汤面儿翩跹,煞是好看,令人馋涎不已。
当地人食用水盆时,多配烧饼同吃,佐以鲜大蒜、辣酱或糖蒜。有的将馍泡入汤中一碗连吃带喝,也可以吃一口馍喝口汤,最为地道的是配搭月牙烧饼,尤为和谐滋润。一碗羊肉配两个烧饼,将肥瘦相间的羊肉片夹在刚打出来的月牙烧饼中,肉酥饼香,能连吃两个不带停的。羊汤像是勾了我的魂,那么硕大一碗,我真想把它喝个底朝天。后来听闻西安朋友讲起,有些店面还要在汤里配木耳黄花菜,都是极鲜的菜蔬,咬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又当是另一番风味。
大荔水盆羊肉素以“汤清香、肉酥烂、饼焦黄”闻名。配食的烧饼基本上是圆形和月牙形,都是用的渭北平原产的冬小麦粉,因为生长期长所以粉白劲道,打制出的烧饼香脆可口。我本是不爱面食之人,但极中意那个月牙饼。或许在当地这只是一种极其平常聊作果腹的面食,但知晓其名那一刻我实被它温婉的诗意所打动,弯弯月牙,皎皎夜色,人间至味。
������
不得不说,几天的西安之旅让我由衷对陕西人产生了好感,尤其是他们吃饭时那股剔透的狠劲儿。面碗硕大无朋,吃相也颇为豪迈不羁。羊肉泡馍、油泼面用的大老碗,初次见识着实一惊,观瞻北方汉子呼呲呼呲一碗下肚,额渗微汗,有狠人风范。而且他们吃饭时不爱闲聊,吃饭如临沙场,毕竟先“*敌”饱肚更为重要,待到那些把碗端起来尽情刨食的大哥仰头饮尽汤汁,这才与你倾诉衷肠打开话头。
让我想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时他们面色红润,意气风发,仿佛生活从来打不倒他们。
临走之前,西安朋友请我们吃了一顿西安特色,米皮、臊子面、油饼卷小菜……至今只记得甑糕枣味浓郁,软糯粘甜,吃得人甜津津的。万千美肴穿肠过,独念水盆清一朵。许是适口者珍,那一次水盆羊肉的滋味久久挂怀。我认为水盆羊肉最像陕西人的风格,整体性情十分踏实,一半粗粝一半柔情,骨子里豪爽威猛追求男儿气概,而心思里又装着盛唐的诗意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