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需要考虑到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时钟差,所以还需要多一颗卫星来辅助。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每次通过至少4颗卫星,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远远不止4颗卫星在为你提供服务。这原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极其复杂。就拿北斗导航来说,无论你在全球的哪个位置,任何时间,我们头顶上都至少有8颗以上的北斗卫星在运行着。
无论你要去哪里,北斗都可以在太空当中为你计算出精确的时空信息,且几百万年只误差一秒。这就意味着太空当中并不只有4颗北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共分成了三步:
第一步,北斗一号覆盖国内,由3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第二步,北斗二号覆盖亚太,由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共同组成(其中兼容了2颗北斗一号卫星),一共有16颗卫星;
第三步,北斗三号覆盖全球,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覆盖全球)、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覆盖中国)共同构成,一共有30颗卫星。[3]
前不久,抖音推出了航天知识创想节目《我的星辰大海》,第二期刚好谈到了卫星。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担任嘉宾。主持人向林宝军总设计师就问了一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卫星越多越密就越好?
这期《我的星辰大海》内容质量很高,推荐大家去抖音观看。可以让你对于国家的大国重器“北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