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刚 | 文
在中原,制作酱豆的过程俗称为“晒酱豆”,一个“晒”字道出了制作酱豆的主要秘笈。
一年中能够晒制酱豆的日子屈指可数,酷暑盛夏三伏天是最佳时机。三伏天太阳毒气温高,等外面地上晒得直冒烟,屋内热得像蒸笼,也就迎来了晒制酱豆的黄金时间。
旧时的乡间,庄户人家缺盐少油,一碟鲜香适口的酱豆是农家餐桌上的尤物,调剂着寡淡无味的寻常生活。
门前屋后种的那点儿时令蔬菜往往接不上季节,更多时候需要一日三餐就着咸菜下饭,故而家庭主妇们便把晒酱豆视为农家生活的一件大事,哪怕日子过得再清苦,只要守着几盆酱豆,心里也就有了十足的底气。
在乡间,农人们还把能不能晒制出一盆好酱豆,作为评价巧妇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些连酱豆都做不成的村妇,往往会被村人嘲笑,视为不会过日子的反面教材。
制作酱豆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需要经验,更需要耐心。黄豆是制作酱豆的主料,选好料才能做出好酱。
记忆中,母亲总是把选好的黄豆在筛子里细细筛上几遍,然后倒入簸箕簸了又簸,簸出来的浮土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琐碎的豆叶和凌乱的草梗滑落在地,引来咯咯乱叫的母鸡争相啄食。
簸完了,母亲顺手拉过来一个木墩儿坐下,将盛满黄豆的簸箕置于腿上,弯着腰,低下头,抓起一把黄豆,在手掌里摩挲着、挑拣着,那些霉烂、有虫口、残缺不全的瘪豆,被母亲丢到了筛子里,簸箕里那些大小匀称、浑圆饱满的豆子,则被留作晒制酱豆的原料。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起床后去井上挑了两桶水,一桶清洗头天拾掇干净的黄豆,另一桶则用来浸泡黄豆。
半天工夫豆子就泡胀了,吃过晌午饭,母亲伸手从水桶里捞出一把豆,放在手心里仔细查看,此时干瘪瘦小的黄豆经过井水的浸润,体态一下子丰腴了许多,看上去宛如肥嘟嘟、白生生的胖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