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以后可以接受它变的脆弱而呵护,在选择前怎么会故意选择脆弱的一个呢,就像去买一个小狗,都选择体壮健康的,谁会故意选择一个不健康,有病的,只是自己选择的健康小狗以后生病,也会细心呵护。
有人说石头比铜耐腐蚀,一个石碑可以风吹日晒雨淋几千年,铜鼎是在地下埋着才保存了几千年,如果像石头一样风吹日晒,早腐烂没有了,我活不了几千年,伴随我一辈子,对我来说基本上就是永恒,而且我死了以后,它还能存在上千年。关键石头太脆,易碎,,铜有韧性,给几大锤,石头就碎了,铜只是会变形,可以修复,甚至微小变形,没必要修复。我喜欢铜的这种品质。在困难面前,可以改变,但是不能被压垮、压碎。
在民营企业机械行业,尤其早期,基本上就是照葫芦画瓢的仿造,缺乏理论知识。当时很多师傅告诉我,之所以很多轴承和螺母是铜质的,是因为铜比较硬、耐磨,后来我感觉有点怪怪的,和淬火钢比,铜硬什么,钻头在铜件上打孔很轻松,比在钢铁上打孔更轻松,钻头这种工具钢应该更硬,更耐磨,为什么不用这种钻头材质的工具钢代替铜瓦呢
(注:广义上,支撑轴旋转的都叫轴承,习惯上说轴承,大多数印象是滚珠轴承,内外钢套中间是圆珠,轴承另外一些场合是指铜套,内孔直接通过轴,这种习惯叫“瓦”,大多数铜瓦,也有铸铁瓦,甚至塑料瓦)
后来我分析,用铜做轴承(瓦)和螺母,根本不是因为铜比钢铁耐磨、硬度高,是因为钢轴和螺杆,体积大(长),制造加工时间长、成本高(长度上有各种直径尺寸、台阶距离,甚至螺纹),所以在和轴承(瓦)或者螺母,旋转摩擦时候,有一个磨损是必然的,如果让这个轴或者螺杆磨损而更换新的,成本损失比较大,如果让轴承(瓦)或者螺母来磨损而更换,成本比较便宜,因为轴承(瓦)或者螺母,比较短,体积小,也没有轴上复杂的尺寸,制造上也简单。 所以最终选择轴承(瓦)或者螺母作为易损件,选择什么材质呢,用木头,虽然可以保护长轴或者螺杆,但是太软,用的时间太短,一天天拆开更换吗,铝?比木头强一点点,好不了哪去,最后选择了铜,长时间摩擦,因为他比较软,轴和螺杆基本上不会磨损,都是铜慢慢磨损,承受时间也比较长,到时候更换铜瓦或者铜螺母就行了。
为了再说清楚一点,确实有时候为了节约成本,因为铜比较贵,选择用铸铁代替,结果把轴磨细了,或者把螺杆上螺纹也磨伤了,所以选择硬度高的材质做摩擦式的轴承(瓦)、和螺母,是两败俱伤。
后来网络普及,在网上查资料,我分析的这些是正确的,根本不是有人说的,铜比较硬和耐磨才做铜瓦或者螺母,而是相对于钢轴和钢螺杆的来说,铜比较软!保护了轴和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