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一个生瓜的数据比较奇葩,可能是我们的研究员小哥哥在拍西瓜时,不小心手抖了。
其余8个西瓜的平均峰值频率,差不多和我们上面提到的文献研究相印证:
- 生瓜:139~180Hz
- 刚好成熟的瓜:143~152Hz
- 过熟瓜:114~139Hz
大家可能对这些数据没啥概念,我们特地选了3个熟度不同的瓜,录了音频:
随着西瓜变成熟,拍瓜的声音越来越闷。那些声音略清脆的大多是还没成熟的生瓜蛋子,而声音略显沉闷(频率低)的基本都是已经成熟的西瓜。
我们试着研究不同品种西瓜(开头买的15个西瓜)的平均峰值频率和成熟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成熟度之间的重叠部分比较多,可能是不同品种西瓜的尺寸、重量、果皮厚度存在差异导致的。
所以注意了啊!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同一品种的横向比较。你如果把黑美人、麒麟瓜、8424放到一起拍,就算是种了20年瓜的农民伯伯,也不一定能分出生熟的啊!
02 弹瓜准还是拍瓜准?考虑到每个人敲瓜的习惯不同,有的习惯弹瓜,有的习惯拍瓜,有的习惯敲瓜......
所以我们分别录了拍瓜和弹瓜2种音频,看看哪种方式更准确。两种方式对应的结果如下:
不同成熟度的西瓜被拍打时,声音的【平均峰值频率】略有重叠。
这就好比你各拿了一个生瓜、熟瓜、过熟瓜,拍拍声音感觉差不多,满怀信心地打开,还以为都是好瓜。
结果打开一看:哦嚯,翻车了俩。
而弹瓜组,不同熟度的【平均峰值频率】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也就更能听出不同熟度西瓜之间的差别。
从这次的实验看来,弹瓜发出的声音差别更大,对挑瓜新手要更友好一些。
你们平时挑瓜时,觉得拍瓜准,还是弹瓜更准?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三、网传的看瓜纹、看瓜藤、看瓜脐,到底准不准?除了拍瓜这一传统手艺,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看瓜方法。我们拿着这些方法,去请教了首都师范大学植物学专家 顾有容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