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带你未必知道的七件事
爱吃海带的人很多,因为它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即使你不怎么爱吃海带,但你小时候也多半会因为父母亲想要你补充元素碘以及其他营养成分,而吃过一道名为“海带炖排骨”或者“凉拌海带”的菜。
但是,吃归吃,对于海带这个神奇的海产品,你又有多少了解呢?下边我给大家做一下关于海带的综合介绍,看看到底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一、海带其实不是植物
海带只是看着像植物,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植物。
除了常见的动物界,植物界和真菌界以外,自然界还有其他的分类。
海带属于一个我们不常听说过的“囊泡虫界”。
之前我们一直以为有叶绿体的是植物,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质的是动物,没有细胞质的异养生物是真菌。 海带确实是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不属于植物,因为海带的叶绿体有点特别——它是一种内共生体的特殊存在。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真核生物吃了蓝藻(原核生物)却没有消化它,蓝藻继续在这个真核生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藻觉得真核生物体内也很适合生存,它就这样一直待在了里面。时间久了两者就合体了,蓝藻就变成了真核生物的叶绿体。
可能听上去有点头晕,不过没关系,那种很复杂的专业称呼我们也不必去了解太多,只要记住“海带”其实不是植物就行了。
与其有点类似的藻类海蛞蝓(因长相酷似披着树叶的小羊,所以也被称为“叶羊”),它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利用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这是一种非常萌萌哒的海洋生物,也是吃了植物之后体内产生了光合作用,但它同样不是植物。
二、最长的海带到底有多长?
我们通常看到的海带,大约在一两米左右,但不表示海带只能长这么长。在远海的自然环境中,如果没有遭到人类的破坏或者其他海洋生物的啃食,海带可以长到四五米以上;甚至有的海带长达二十米。
试想想,如果海底上生长了这么大一片又宽又高大的海带,是不是像极了一片森林?
海带形成的海底森林,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环境,很多的动植物都会与其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热闹的海底世界。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奇特的共生现象,比如海带生长在了长时间不游动的贝类身上,甚至懒惰的螃蟹也会中招。
曾经在大连海域就捞出了一只身长10厘米左右的“赤甲红”,壳上“长”有10根已经成形的海带,其中最长一根足有半米长。看着很奇特,不过专业人士表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是由于螃蟹长时间没有脱壳造成的。不过螃蟹是有应急办法的,一旦蟹壳上的附着物过多,遇到危险时它就会弃壳保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