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5-04-13 23:28:26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1)

读懂广州第一一八期

无论是街巷小店还是高端酒楼,广州味道中最接地气也最常见的是粥、粉、面。竹升面、沙河粉、肠粉、艇仔粥、及第粥……每一道都讲究食材的新鲜,追求火候的精准和时间的投入。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食物蕴含着“食在广州”的精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折射出广州人的生活智慧。沙河粉制作技艺更是入选国家级非遗,深巷里的面馆也登上了米其林榜单,本土的粥、粉、面由此走上世界美食舞台。

淡薄之中滋味长

广州好,夜泛荔枝湾。击楫飞觞惊鹭宿,啖虾啜粥乐余闲,月冷放歌还。——当代·朱光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岭南百姓的饮食,自古以饭、粥、鱼、菜为主。啖粥,是广州人的调理养生之道。在粥中加入各种食材,不仅味道好,还有保健之功用。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2)

在广州,粥的配料十分丰富。

老广食粥讲时令 调理养生有章法

粥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烹谷为粥”。粥很早就被古人用于养生食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为齐王治病的故事。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服用桂枝汤后喝热粥,有助于药效发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极力推荐食粥养生,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到了清代,经学家黄云鹄更写下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粥谱》,收载粥方237个。

粥非粤地独有,但若要论粥的品种以及人们对粥的喜爱,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过广东。在广州,随意走进一家吃粥小店,菜单的粥品选择之多、配料之丰富,都令人咋舌。可以说,几乎所有可用来做菜的食材,在广府粥中都有迹可循。

“广州的粥与北方的稀饭大不相同。北方主产五谷杂粮,北方粥以这些食材为主,像小米粥、绿豆粥、八宝粥等,以甜味居多,煮的时间也短,水和米是分开的。”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副会长周俊亮说,广州人食粥讲究四时食补,菜干、猪杂、皮蛋、肉类、海鲜,甚至水蛇、田鸡……都可入粥,从而补充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苦夏祛湿,降燥去火:荠菜老火粥、红豆薏米粥、枸杞百合粥等刻进了广州人的炎夏记忆;凛冬暖身,和胃补脾:海鲜粥、鸡皇粥等就上了广州人的餐桌。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3)

沙湾艇仔粥店 @视觉中国

广府粥主要分为熟料粥与生滚粥两种。人们将各式食材与米、水一同加入煲中,大火转小火再慢慢煲上数小时,使各种味道融为一体,烹出的便是熟料粥,和广州的老火靓汤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滚粥则是用沸腾的粥将配料烫熟,讲究兵贵神速,把新鲜的食材扔进绵滑滚烫的粥水里,黏稠的米胶瞬间包裹食材,定格下最鲜嫩的一刻。新鲜的鱼肉片、牛肉片、猪杂片等讲究嫩滑口感的食材,用来“生滚”最适合。

广州人十分讲究粥品的口感,“米开花而不散,粥底稠滑起胶”,也就是说,要熬得米粒开花,溶解出米糊,米浆汁水则洁白如乳,才算好粥底,水与米的配比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全靠经验。更讲究的人,还要把米里的水沥干,加猪油搅拌均匀,用猛火、中火、小火在不同时段调节,煲好后米粒胶化,水米交融,一开锅,满屋粥香四溢,熄火后焖上一会,上面便覆了一层薄薄的粥皮,纯净透亮。

在广州人看来,粥要慢慢品,再简单不过的材料,经过精心烹制,都能成为一碗让人回味无穷的粥。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