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5-04-13 23:28:26

艇仔粥

艇仔粥源于疍家 及第粥留状元佳话

广州粥里还蕴涵着历史故事,当中最有名的是艇仔粥和及第粥。

广州人称小舟为“艇仔”,艇仔粥就是珠三角疍家人的得意之作。光绪年间,荔枝湾开始流行“扒艇”(划船),舟穿树影,画舫纵横。摇橹者多是年轻的疍家姑娘,站在船尾,一俯一仰,驾驶小船;在船头烹调粥品的,则多是上了年纪的船家。姑娘一面划桨,一面高声叫卖:“艇仔粥!鱼生粥!”当有顾客招手,船便摇了过来。顾客或坐在自己的小船上,或坐在江边树荫下,端着船家捧来的粥,细细品尝。艇仔粥就是疍家人用新鲜鱼、虾、蟹、蚬、螺等熬出来的粥。

最初,疍家人烹制艇仔粥,打捞到什么放什么。后来,陆上店家也仿做艇仔粥,慢慢把配料固定下来,之后又添加了炸薄脆等。薄脆浸泡着吃,少了几分火气;热气腾腾的粥,蘸了薄脆,也不那么烫口了,可谓相得益彰。

如今,艇仔粥早已“上岸”,仍是粥类中用料最多的一种。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黄天骥写道:“有朋自远方来,希望能吃些有广州特色的小吃,我便带他到粥店吃了碗艇仔粥。甫坐定,店员便把艇仔粥捧了过来。那碗粥,在嫩乳般的米水上,飘着几点翠绿的葱花,热腾腾,香喷喷。这老兄略一品尝,顿觉鲜美异常。细看粥中材料,却很普通,不过是些鲜鱼片、鱿鱼丝,又有几块浮皮、海蜇皮和炸花生。”黄天骥的朋友学哲学出身,顿时恍然大悟,大赞:“广州人聪明,让爽脆与软滑,矛盾统一地在粥里得到体现,真懂得辩证法的奥妙。”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5)

老广煮粥,最讲火候。

及第粥的起源之说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与明代广州状元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文叙幼时家境贫寒,以卖菜为生。隔壁的粥贩很怜惜他,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让他送菜至自己家,然后以猪肉丸、猪粉肠、腰花等食材生滚的粥招待他。后来伦文叙高中状元,为了感谢粥贩的恩情,他重回故地,并将这种粥题名为“及第粥”。如今,粤港两地仍有吃及第粥讨好意头的风俗。

爽韧软滑米香味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宋·陆游

汉代,岭南就有双季稻。据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用石磨盘、石磨榉来研磨谷类。西汉时期,人们除了将稻米煮成干饭或粥外,还掌握了一定的技艺,能将米磨成粉,并加工成面条状的食品。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6)

吴财记面家,地道广式云吞面的代表

沙河粉:“真八道”出真味道 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广府米粉“家族”中,最著名的要算有上百年历史的沙河粉了。

关于沙河粉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段佳话:清末,在白云山下的沙河镇,一家粥店接待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长者。店家夫妇给老人送上热粥。谁知老人天天到店里喝粥,夫妇俩也不嫌弃。有一天,老板娘生病,不思饮食。老人得知后,从白云山上取来泉水,将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又将米浆舀入窝篮薄薄摊开,然后上锅蒸,米浆熟后便成了粉皮。老人将粉皮切条,加油盐香葱后,端给老板娘。老板娘一吃,胃口大开。后来,大家方知老人本是宫中御厨。因身处沙河,老人给粉起名叫“沙河粉”。

沙河粉的制作,用的是白云山九龙泉的泉水,故而口感柔韧爽滑。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的茶楼、饭店都特别强调自家用的是正宗沙河粉,以至于所有的宽米粉都被冠以沙河粉的名头。广州人喜欢将称谓简化,于是这些米粉又被叫作“河粉”,甚至再简化一下,就直接呼作“河”。

可惜的是,因制作工序繁复,沙河粉后来渐被放弃,原本对沙河粉非常拿手的沙河大饭店也因经营不善而*。幸而广州市政府立项,将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交由开平人区又生创办的“沙河粉村”传承。在区又生的努力下,“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7)

“非遗”沙河粉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说,沙河粉的核心是“真味道”。“真味道”从哪里来?记者日前探访了开在越秀山麓的味稻粥城。只见庭院中有一座玻璃房,游客可透过玻璃目睹师傅再现全套传统手艺。“传统的沙河粉仅由米和水两种原料制作而成,薄而透明,韧而爽滑。好的沙河粉,厚薄不能超过一毫米。”耀华饮食集团品牌总监马德均告诉记者,传统沙河粉号称“真八道”,分别是选米、洗米、磨浆、铺浆、蒸煮、起粉、摊晾、手工切粉八道工序。米要选择晚造龙眉稻米,制成的米粉既有韧性又具米香。大米用山泉水淘洗后浸泡1小时,接着用连州青石磨慢速研磨,使粉浆拥有幼滑的口感。随后,用特制的椰壳勺子,将米浆均匀地舀到竹窝篮内摊平。接着,将竹窝篮放入蒸炉内,把米浆蒸熟,形成粉皮。然后,在粉皮上刷一层花生油,将其从窝篮里细心揭出、摊凉。最后,将4至5张已叠好的粉皮堆起,以专用刀具均匀切出0.8厘米至1厘米宽的粉条。至此,大功告成。

沙河粉可汤可炒,可咸可甜,沙河粉村开发了许多新口味,既有“蟹粉黄鱼沙河粉”“蛋丝瑶柱炒五色粉”,也有吸收了西餐风味的“意式青酱沙河粉”“忌廉玉米蘑菇带子烩墨鱼汁沙河粉”“苜蓿芽石榴籽河粉沙律”等。广州人创新永不止步的精神,浓缩在一碟有着浓浓岭南风味的沙河粉中。

不过,不管沙河粉如何百变,最经典的还是那一味“干炒牛河”,河粉油润亮泽,牛肉滑嫩焦香,镬气十足。难怪主持人窦文涛曾一人吃下四盘干炒牛河。“非遗一箸沙河粉,情倾亿万南粤人”,一箸沙河粉,将粤港澳三地百姓的味蕾相连在一起。

肠粉怎么做的又薄又韧又滑,肠粉纯米浆调浆配方(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