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也不是只要粉就行,要面而不易碎,如果全部煨化了,喝起来颗粒感过重,口感就不顺滑了。
用什么肉来煨汤,各家也有独门秘籍。
我姑妈喜欢用中排和筒子骨一起煨,肉味和骨髓味交织在一起。我妈会滴几滴醋,说可以把骨头的钙质煨出来。「矮子小吃」的藕汤里还会放薄片腊肉,用腊肉煎出油再炖汤,风味独特。
不止藕汤,从莲子到藕粉,藕的一生都被武汉人吃到极致。小时候嫁嫁端藕汤给我喝,说,“武汉人聪明,就是因为藕孔多,吃了开窍。”
很多人根本没吃过的新鲜莲子,藏在莲蓬里露出一点小脑袋,武汉人也吃出挑选诀窍。
莲蓬得是翠绿的,当天采摘,手掌大小,莲子露头不要超过一半,捏起来饱满有弹性的会更嫩。
摄影/陈丹妮
初夏的藕带比肉贵,武汉人也一定要买来尝尝,武汉吃“迷你藕”的稀奇事还上过热搜。
连干煸藕丝都吃出粗细两个版本。藕蟹是极细版的干煸藕丝,抱团在一起,看着像张牙舞爪的螃蟹,要是你在哪家馆子吃到藕蟹,这餐馆肯定是老武汉人开的。
光吃藕不过瘾,把藕捣碎了,秋天喝限定藕汁,冬天喝藕粉。
有段时间小红书很流行发冲藕粉视频,总结一堆诀窍,“先放20°冷水再放100°开水最后匀速搅拌”,武汉人摸不着头脑,冲藕粉这种从小自带的技能,还用学吗?
吃藕的方式千奇百怪,武汉人真的愿意为藕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