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背着竹篓,手持长杆,熟练地采摘着板栗。竹竿轻轻一挥,板栗便如雨点般纷纷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为农民们的辛勤劳作鼓掌喝彩。
薛庄板栗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据《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古药籍记载:栗味甘,性温,通脾胃肾经。栗果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之效。自古以来,板栗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薛庄板栗既可糖炒,又可生食或蒸煮食用,还可制作精美的糕点及加工成多样食品。
一栗尝金秋,对许多人而言,入秋不吃上几颗“糖炒栗子”很难抚平躁动不安的食欲。早在宋代,人们就品尝到了“糖炒栗子”的乐趣。就连乾隆皇帝也是“糖炒栗子”的爱好者,他在《食栗》中记述:“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恃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