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豆子开始蹦跳并发出噼啪声时,赶紧抓几粒尝尝: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就关火,这时候的豆子处于半熟状态,后续浸泡才能充分释放营养。
生姜的处理直接决定最终口感。
菜市场常见的黄姜辛辣味过重,我推荐用云南小黄姜,切片后能看到纤维间渗出的淡金色汁液。
这里有个小窍门:姜块冷冻20分钟再切,姜丝又细又均匀,有效成分释放量增加30%。
切好的姜末要铺在厨房纸上吸掉表面水分,这样泡制时不会稀释醋的浓度。
密封罐的选择比想象中更重要。
我实验对比了玻璃罐、陶瓷罐和塑料罐,发现只有高硼硅玻璃罐能完全隔绝空气。
使用前要用沸水烫煮10分钟,特别注意瓶口螺纹处的消毒,这里最容易藏匿霉菌。
如果家里没有专用密封罐,用吃完的黄桃罐头瓶替代也行,但一定要撕干净瓶口的塑封膜。
白醋的选择直接关系养生效果。
超市里9.9元一大桶的勾兑醋可不行!我专门请教了酿造专家,认准配料表只有水、大米、食用盐的产品。
山西老陈醋酸味太冲,广东糯米醋又偏甜,经过多次试验,发现镇江香醋的PH值最适合泡制豆类。
倒醋时要注意完全没过食材,液面还要留出1厘米空间防止发酵溢出。
三天等待期里的变化堪称神奇。
第一天豆子吸收醋液膨胀1.5倍,第二天姜丝里的姜辣素开始渗透,到了第三天整罐液体变成琥珀色。
开盖瞬间能闻到类似话梅的酸甜气息,用筷子夹起豆子对着光看,半透明的豆衣里包裹着凝脂般的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