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风物
有熔炼蒸腾的苦
也有舌尖美味的甜
清爽的西瓜、饱满的葡萄
娇艳的桃子、晶莹的荔枝
大大地咬上一口
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有的人习惯
“头伏饺子,二伏面”
有的人喜欢雪糕、冰淇淋
偏好虽有不同
平安消夏的寄托都相似
这碗儿面
咱河北人是一定要吃的!
可是究竟为什么二伏要吃面呢?
为什么伏日吃面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二伏吃面的好处
面条吃法虽简单,其营养价值却并不简单。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都高,主要是“麦角蛋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筋,它具有很强的弹性,可以制成各式各样的面条而不会断裂,这种蛋白质也是人体每天所必需的。吃面的时候能喝汤,使得溶解在面汤中的营养元素不会被浪费掉。
热汤面软乎,容易被消化。到了伏天,人胃部的胃液分泌较少,消化机能减退。容易被消化的热汤面此时恰好迎合了人体的消化机能,对养护脾胃很有意义。对于生病的或者胃口小的人吃面绝对是第一选择,除此之外,由于面条本身所含带的碱性,对于一些有胃病的人来说也是当作主食的第一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面汤中普遍含盐较高,要少喝;捞面,有人爱把面条放到冷水中冲两次,这样做会让部分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溶到水中,营养流失;炒面,通常用油多,不建议常吃;焖面,营养损失较小,营养均衡。
河北人这碗面不能少
今儿
炸酱面、西红柿鸡蛋面、
炝锅面……
小编可都给您备齐了
↓↓↓
炸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