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的做法主要是给面发酵做面皮,馅料采用各种各样的新鲜食材。
大大小小的餐馆中都有包子的身影,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但就是这样便宜又好吃的小吃,在外面总是没有自己做的好吃。
因为餐馆制作的包子从原料上就没有家里做的健康,家里做包子不仅好吃还干净卫生,吃起来分量满满,赶走饥饿妥妥的就是一顿正餐。
再加上家庭功能好物多的氛围,自己做包子的便利性也更强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做包子。
自己做包子有什么好处?自制包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己能把控卫生,因为在外面的餐馆包子制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太好控制卫生细节的情况,比如接触面比较多的设备和包子本身的蒸制过程。
总之,众口难调,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味道和卫生,所以外面的包子真的不能让人放下心吃。
但是在家中就完全不一样了:
家庭卫生控制着实没得说,接触食物的设备都是自己专门洗过的,虽然可能不能一尘不染,但是最好还是能做到的;
进入蒸笼的包子也都是亲手包好的,不会有什么其他人接触过的问题,同时也能保证好食材的新鲜程度,把控好糖和调料的用量水平,更好地按照自己的口味制作。
自制包子也不怕没时间,没有那么复杂的工序占用时间,面团的时候可以先放一边自己抽空做别的事,只要适当监控发酵速度就行;
包馅的时候也可以边包边看节目消磨时间;
面皮、馅料和配合它们的蒸制工序也并不繁琐,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全部制作过程。
最关键的是,外面的包子口味比较单一,而自制包子更取决于自家的搭配:
想吃甜的就做椰蓉馅,想吃咸的就换成肉馅;
再或者想吃拌炒出来带点脆感的肉馅,就把肉剁成肉末和蔬菜切成碎混合起来;
想吃清香一点,那么青菜和蘑菇就能做到清香美味,这些通通都能自己制作,自然比外面的好吃了。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自制包子的具体步骤。
1、面皮。
首先要选好需要什么样的馅料,因为不同类型的馅料对面皮也有一定要求:
肉馅需要的面皮要有一定筋度,这样才能在包入肉馅后被拉伸吸收更多汁水;
菜馅就更需要吸水性好的面皮,多一些水分才能保证不变干、变硬,并且能被吸收在里面对应增加了水分不能变软;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搭配,比如肉菜混合也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面粉,好的精细小麦粉比较贵,但是便宜又经济实惠的大米粉也是可以的,只要选择能得到合理发酵的面粉,一般都能有不错效果;
之后就是水,一般来说,减轻面筋度的一部分水分再高一些会更好使出效果,但是面皮口感会更差;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好量大概三四分之一进行加入调试。
最后就是酵母,活性好的酵母能让面团发得更充盈,可以少量添加一点香油提升风味。
将这些材料放入一个小容器中混合均匀后放置温暖潮湿一点的环境中左右发酵一个小时左右观察状态:
膨胀差一点、不到原来三倍状态就够了,但是如果超过这个状态了就要小心挤压气体了。
2、馅料。
首先选择主材料,肉的话猪羊牛鸡都行,只要不是特别肥腻的部位都好;
然而蔬菜的话需要注意自身口味偏好:
香葱、香菜、洋葱、胡萝卜等自己喜欢的都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