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
包拯是朝廷中的重臣,也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他在合肥出生,在合肥长大,最后,也葬在了合肥。“杲杲清名,万古不磨”是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包青天”已经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着。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包拯在安徽合肥的一个小山村中出生了。他的父亲考中了进士后做了知县,然后,把家搬到了合肥城内。在父亲的熏陶下,包拯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并立志好好读书以考取功名。
包拯在二十九岁的时候考中进士,然后,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的知县。年富力强的包拯金榜题名,本来是要好好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但是,他看父母年事已高,于是,决定辞去官职,好好在家中侍奉父母。五年之后,包拯的父母去世了。
他为父母守孝三年后,才离开家乡去天长县做官。包拯刚当县令没多久,便有人来县衙伸冤。告状的人说自己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偷偷割掉了,请求衙门派人审理此案。此案虽小,但是,包拯仍然认真对待。他在亲自审问了告状者后,认为这是有人在故意捣乱。
于是,他假意对告状者说:“牛的舌头没有了,你就把这头牛*了卖钱吧。不过,你不要说是我让你*的。”告状者听了之后惊道:“包大人,耕牛的舌头被割掉了,但牛还没有死。按照大宋的律法,*耕牛是违法的。”
包拯向他再三说明,此举是为了破案,告状者这才半信半疑地*了耕牛,然后,到集市上贩卖牛肉。果然不出包拯所料,偷偷割掉牛舌的人一直想要找告状者的麻烦。此时,他看到告状者竟然违反法律擅*耕牛,马上到衙门来告状。
包拯早已等候多时,于是,一拍惊堂木,大喝道:“无耻小人,你偷偷割掉牛的舌头还不罢休,竟然还要告人家!”那人一听之后吓了一跳,以为事情已经败露,于是,将自己的罪行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就这样,包拯行云流水地破获了自己经手的第一个案子。
包拯做官刚正不阿,又善于断案,很快便在北宋的官场中鹤立鸡群。当时,改革派重臣范仲淹正在朝廷中实行新政,想要裁撤冗官,广开言路。但是,北宋积弊已久,很多官员都对新政很有看法。几股势力相互碰撞,朝廷中很快形成了改革派和保守派两个群体。
保守派的王拱臣见包拯敢于直言,于是极力推举他进入中央。包拯升官后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在两派官员争斗不休时,他果断上书对范仲淹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质疑与抨击。包拯的上书有理有据,改革派一时不知如何辩驳,而保守派为包拯的加入感到欣喜万分。
在保守派的反对下,新政很快便被废掉了。正当保守派官员纷纷庆祝的时候,包拯却突然上书,建议朝廷将新政中选拔人才的措施保留。此书一出,朝野大哗,改革派和保守派都不明白包拯到底是哪头的。其实,这正是包拯耿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