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面疙瘩汤,说讲究,那是很讲究的,好的面疙瘩汤,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说不讲究,那也是很不讲究的,再不回做饭的人,也会搅个面疙瘩汤。
小时候,你若问小孩:“你会做饭吗?”都会说:“会!”再问:“你会做啥饭?”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你:“会搅面疙瘩!”也是,抓把面,添点水,和搅一下,倒进锅里,滚一阵,面疙瘩成了,谁不会呀?但是在老家要想做出好看好喝的面疙瘩,难度也是挺大的。
标准的面疙瘩,搅面非常费时的,小时候记得母亲家务事多,家务事忙,没有那个时间,做面疙瘩,都是抓把面,随意一和搅,倒进锅里一滚,完事。有时候父亲有空,就给我们做标准的面疙瘩。
父亲做面疙瘩汤时,先抓一把面放进碗里,然后添少许水,慢慢将面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团。
然后稍等一会儿,往碗里添少许水,用筷子把面团,轻轻地、慢慢地挤压;然后把面团掉个个儿,继续用筷子轻轻地、慢慢地挤压。两三个来回后,碗里挤出来的白水汁儿,有点稠了,就倒进锅里滚着。
接着继续往碗里添点水,再用筷子,翻着面团挤压,看着面汁儿有点稠了,就把面汁倒进锅里滚着。这道工序最少要反复三五次,延续十几分钟,直到把面团的面全部挤出来,剩下面筋,这才算完成了和搅的任务。
这时候,让锅大滾,再往碗里的面筋里加适当的水,快速把面筋和搅开,倒进滚水锅里,滚两三分钟,标准的面疙瘩就成了。这样的面疙瘩汤,汤喝着利口,爽口,吃个面疙瘩,筋道,有嚼受!
有一次,在喝父亲做的面疙瘩汤的时候,母亲问我:“知道空心面疙瘩咋做的吗?”我摇摇头,母亲说:“面筋搅出来后,抓点冰糖,在案板上擀成绿豆般的小块块儿,然后和搅到面筋里去,倒进锅里,滚着滚着,面疙瘩裹着的冰糖化了,面疙瘩就成空心的了!”
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哪有冰糖啊,听母亲说过,也没见母亲做过。后来条件好了,我用冰糖做过一次空心面疙瘩,还真是的!
说实在话,老家的叔叔伯娘婶们都会做面疙瘩汤,且做出来的都是面疙瘩汤中的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