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状况频出,但他们比谁都活得努力且认真;
他们不懂什么生存法则,只知道一天天靠体力劳动换取薪水;
他们生活艰辛,却不自私,只是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他们的生活有苦有乐,但从来不需要同情和怜悯。
因为在他们看来,虽然笨拙,但每个人都要用尽全力地生存,活得有血性、有尊严。
想到之前网上脑瘫外卖骑手阿龙。
一个雨天,阿龙摔倒了,还把手机也摔坏了,因为没有及时参加平台的人脸识别“微笑行动”而被封号。
看到这个事情,很多网友想要给阿龙筹款,他却直言拒绝。
他说:
“我不能要这样的钱,我自己能养活自己。”
阿龙的妈妈说:
“虽然儿子行动不便,还经常在下雨天多接几单,就是为了多赚些钱。”
有记者问阿龙:“你最想感谢谁?”
阿龙说:“感谢自己。”
记得知乎上有个提问:生活在底层的人值得同情吗?
有个最喜欢的答案:
真正的“同情”即是“通感”,而非“怜悯”。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悲欢喜乐,但他们从来不需要被同情,而是需要平等地对待,因为那是他们选择的真实人生,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生。
(点击视频,即可观看)
04
剧中有一句特别治愈的话:“人生就是要有希望,不管是做工还是做仙。”
即使尝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些卑微的小人物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希望。
哪怕是被人嘲讽,他们还是能够和善地面对他人;
哪怕是困难重重,他们依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
哪怕是暂时失意,他们相信迟早会有出头的那天。
无疑,即便再苦、再难,这部剧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用他们自己的方式。
就像林立青在原著《做工的人》中写的:
如果我们判断人的标准,是用刻苦,是用勤奋,是用力争上游的努力和对于生活的认真,去決定一个人的品格;
那我们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们值得拥有尊敬,我们又怎么能够允许这个社会将他们分别列上不同的标签呢?
没有人能赋予他人标签,除了自己。
看过这部剧,发现不只是写做工人的生活,更是诉说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那些感动之余,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
即便生而平凡、即便生活充满磨难,依然要真诚、善良、乐观,充满热情和希望地活着。